《宋代文學(xué)·吳文英·風(fēng)入松》原文、賞析、鑒賞
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2〕樓前綠暗分攜路,〔3〕一寸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4〕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5〕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6〕
〔1〕這是首悼亡詞。夏承燾《吳夢窗系年》說:(夢窗)“集中懷人諸作,其時夏秋,其地蘇州者,殆皆憶蘇州遣妾;其時春,其地杭州者,則悼杭州亡妾。”《風(fēng)入松》詞調(diào),出自古琴曲,傳為晉嵇康作,平韻雙調(diào)。《詞譜》有七十四字、七十六字二體。本篇為七十六字之正體,上下片各六句四平韻,一句中有頓號。吳文英(公元?~約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鄞縣)人。終生未仕,在江浙一帶游幕,晚年困頓而終。詞為南宋末年大家,風(fēng)雅詞派主要代表,與姜夔并稱“姜吳”,詞風(fēng)濃摯密麗,《四庫全書提要》說:“詞家之有文英,如詩家之有李商隱。”有《夢窗詞》,存詞三百四十余首。
〔2〕草:寫作起草稿。《瘞(yi)花銘》:瘐信作。瘞,葬。銘,古代一種文體,刻在器物或墓碑上。
〔3〕綠暗:綠樹成陰覆蔽地面。分攜:分手。
〔4〕“料峭”二句:料峭,形容寒冷的樣子。中酒,醉酒。交加:交互雜亂。二句寫春風(fēng)料峭酒醉后感到陣陣涼意,黃鶯紛紛啼叫驚醒了早晨的夢。
〔5〕“黃蜂”二句:指蜜蜂。蜂的習(xí)性是聞花香而去采花粉釀蜜,它聞到秋千索上當初纖手留下的香澤,以為是花香而頻頻撲去。
〔6〕“惆悵”二句:雙鴛,女鞋,借指女子的足跡。幽階,冷清的臺階。二句化用庚肩吾《詠長信宮中草》:“全由履跡少,并與上階生。”以及李白《長干行》“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這首悼亡詞,于清明祭掃之日,以風(fēng)雨增愁起調(diào),上片寫憶別,花謝人亡,鶯啼驚夢;下片以不合事理之語寫癡戀,陳洵《海綃說詞》說:“見秋千而思纖手,因蜂撲而念香凝,純是癡望神理”,“雙鴛不到”而“一夜苔生”,也是以無理而表現(xiàn)深情,構(gòu)思曲折深致。詞中以花喻人,以柳絲喻寸寸柔情,多用比擬、借代、暗示、象征、意象疊加以及雙聲疊韻等藝術(shù)手法。詞人不重陳述而重聯(lián)想,并綜合運用嗅覺、聽覺、視覺形象來豐富詩意,有其獨創(chuàng)性。
上一篇:《元代文學(xué)·楊維楨·題蘇武牧羊圖》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袁水拍·馬凡陀山歌》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