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ɡ, sǐ ér bù jiānɡ
解釋 僵:倒下。比喻勢力強大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
出處 三國魏·曹《六代論》:“故語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眾也。此言雖小,可以譬大。”
曹冏,字符首,三國時代魏國人,與曹操同屬一脈,是魏少帝曹芳的族祖。曹芳繼承帝位時,年紀尚幼,曹爽把持朝政,飛揚跋扈。曹冏于是作《六代論》以感化曹爽,曹爽不能采納。后來,司馬懿趁曹爽跟隨少帝拜謁魏明帝墓時發動政變,關閉城門,然后上疏羅列曹爽的種種罪狀,假皇太后令,免掉了曹爽兄弟的全部官職。曹爽手中無兵,歸罪請死。司馬懿隨即將曹爽兄弟及黨羽全部處決,將政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曹冏在《六代論》的末尾說:“大魏興起距今已經二十四年了,綜觀了前代的興衰,卻不知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宗室子弟不能參與國家朝政,這不是安定國家、建立不朽基業的方法。如果源泉枯竭,水流就會干涸;樹根腐朽,葉子就會枯萎;枝葉繁茂者能夠蔭庇樹根;枝葉稀疏的樹根也會孤獨無依。因此俗話說‘腿很多的蟲子,死后也不會倒下’,這是因為扶持者眾多的緣故。這話雖然淺顯,卻可以用來比喻大的事理。希望您能夠在安定的時候不驕逸,太平的時候有所防備,時刻心存危機意識。這樣即使天下有變,也沒有傾覆滅亡的禍患。”
例句
須知,敵人在那里盤踞經營很久,雖已被粉碎,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清理的工作還是不能忽視。
上一篇:《百廢俱興》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皮里陽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