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柳永·雨霖鈴》原文、賞析、鑒賞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2〕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3〕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4〕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5〕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6〕更與何人說?
〔1〕《雨霖鈴》詞調,唐教坊曲名,傳為唐玄宗思念楊貴妃而作。雙調,一百零三字,上片十句五十一字,下片八句五十二字,各五仄韻,例用入聲韻;亦有用平韻者。柳永(公元約987~1053)。字耆卿,原名三變,排行第七,世稱柳七。建州崇安(今福建崇安)人。青年時常出入歌臺舞榭,為樂工、歌妓創作歌詞,其歌詞風行各地,受上流社會非難,屢試不第。仁宗景祐元年改名柳永,才考中進士,做過幾任小官。后客死鎮江,家無余財,靠群妓集資營葬,并每春掃墓,謂之“吊柳七”。柳永對宋詞的發展有重要貢獻:一是變小令為慢詞長調,發展了詞的體式,擴大了詞的容量;二是以俚語入詞,用通俗語言狀物抒情,促進了詞的口語化而得以在民間流行,當時“凡有井水處即能唱柳詞”;三是通曉音律,常與樂工合作改造舊曲、創作新曲,促進詞和音樂的進一步結合。其作品多寫醇酒女人,有的格調不高;但也寫羈旅行役或都市風光,擴展了詞的題材領域,在藝術上也有出色的佳作。有《樂章集》,存詞近二百首。
〔2〕寒蟬:蟬的一種,又名寒蜩。《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長亭:古代驛站十里一長亭,為行人休息和送別之處。晚:指時間入暮,因韻律而置于句尾。
〔3〕都門:汴京郊外。帳飲:在郊外張設帳幕餞別。蘭舟:木蘭舟的省稱,梁任昉《述異記》云魯班刻木蘭為舟,后用為畫船的美稱。
〔4〕去去:猶行行。楚天: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戰國時屬楚地,故稱這一地區的天空為楚天。
〔5〕經年:年復一年。
〔6〕風情:男女的深情密意。
這首詞細致地抒寫離別汴京時與戀人傷別之情和天涯流落的感慨。上片以寒蟬凄切起興,鋪陳了冷秋雨歇、暮色長亭、帳飲的無緒、蘭舟的催發,渲染傷別時的凄涼景象,襯托相別者依依執手、淚眼相對、凝咽無語的難舍難分的離情場面,而此去千里煙波,沉沉楚天,實虛相映,更加深了凄慘哀怨。下片寫離人別后的相思,孤寂、冷落,將年復一年,相會無期,良辰美景對相思者都是虛設的,連滿腹衷情也無處訴說。“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將濃重的愁情十分傳神地融入到這淡雅、凄清的意境之中,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此詞也被作為柳詞的代表作,用以概括其直抒、白描、清詞麗句、情韻精致的藝術風格。
上一篇:《宋代文學·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元代文學·楊維楨·題蘇武牧羊圖》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