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學·《孟子》·寡人愿安承教》原文、賞析、鑒賞
梁惠王曰〔2〕:“寡人愿安承教?!泵献訉υ唬骸皻⑷艘澡枧c刃〔3〕,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4〕,民有饑色,野有餓莩〔5〕,此率獸而食人也〔6〕。獸相食,且人惡之〔7〕;為民父母行政〔8〕,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9〕!仲尼曰:‘始作俑者〔10〕,其無后乎〔11〕!’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12〕!”
〔1〕本文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據(jù)《諸子集成》本,標題從一般選本?!睹献印菲咂?,主要記述孟子的言行,可能成書于孟子弟子之手。孟子名軻,戰(zhàn)國中期鄒人,是儒家學派僅名亞于孔子的重要代表。
〔2〕梁惠王:即魏惠王,名罃。因魏的國都在大梁,故亦稱梁。
〔3〕梃:杖。刃:指刀劍一類。
〔4〕廄(jiu):馬廄,養(yǎng)馬之處。
〔5〕餓莩(piao):餓死的人。莩:通“殍”。
〔6〕率獸而食人:像野獸一樣吞食民眾。率:大抵、一概,在這里可作如同、類似解。
〔7〕且:尚且。惡(wu):厭惡,指仇恨。
〔8〕“為民”句:意思是,作為民眾的統(tǒng)治者而治理民眾。行政,執(zhí)行政治,指管理國家。
〔9〕惡(wu):疑問詞,何,怎么。
〔10〕俑:土、木偶。據(jù)《禮記·檀弓》載,孔子曾批評“為俑者不仁”,說明他具有反對以人殉葬的愛人思想。
〔11〕后:后代。
〔12〕“如之”句:意思是說,用土木偶殉葬,因其像人,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讓自己管理的老百姓餓死呢!這句是承孔子之言而來。如之何,如何。斯民,這些民眾,指自己統(tǒng)治的民眾。
孟子號稱“好辯”,《孟子》文章也往往帶有詞鋒犀利、雄辯滔滔的特點,雖然尚未完全擺脫語錄、對話的形式,篇幅卻已較《論語》增長,說理更加充分,并且更增加了形象性。本文全文不長,但突出地表現(xiàn)了孟子主張“仁政”,反對“殘民”的思想。文章先以同類為譬,設(shè)譬機巧,然后迅速轉(zhuǎn)入“為政殺人”的主題上去,因勢利導(dǎo),機智巧妙,而又尖銳潑辣,一針見血。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1]》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宋之問·度大庾嶺》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