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李頎·古從軍行》原文、賞析、鑒賞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2〕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3〕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4〕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5〕。
〔1〕《從軍行》是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瑟調曲》。李頎在舊題再加一個“古”字,意在說明這篇作品是擬古,用漢代人的口吻敘漢代之事;實際上是托古諷今。李頎(公元690~751),祖籍趙郡(今河北趙縣),一說東川(今四川三臺)。開元進士,曾任新鄉尉,久不得升遷,辭官歸隱。他是盛唐邊塞詩重要詩人,以七言歌行見長。《全唐詩》錄存其詩三卷,一百二十余首。
〔2〕交河: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北。
〔3〕行人兩句:行人,指出征者。刁斗,軍中使用的銅制炊具,似鍋,白日煮飯,夜間用于敲擊巡邏。銅具由于風沙的剝蝕已經黯然無光。公主琵琶,漢武帝封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為公主,遣嫁西域烏孫國王,實行和親政策。細君遠嫁途中為發抒幽怨,在馬上彈奏琵琶。
〔4〕玉門被遮:據《史記》,漢武帝聞西域大宛國產天馬,派大軍進攻大宛,企圖占領后得到良馬。戰爭連年,勞民傷財,將士傷亡嚴重,請求罷兵。漢武帝大怒,派兵阻斷玉門關,并下令敢入關者斬。輕車,漢代有輕車將軍李蔡,曾隨大將軍李廣出擊匈奴,因功封侯,后用以借指邊軍將帥。逐輕車,意為跟著將帥繼續打下去。
〔5〕蒲桃入漢家:蒲桃,即葡萄,原產西域。漢武帝對大宛發動的長期戰爭,最后以大宛王歲獻天馬二匹約和,漢使采回葡萄、苜蓿種而歸,葡萄種植在漢帝離宮之旁。
這首詩寫于天寶年間。玄宗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發動對外擴張戰爭,詩人用樂府古題,寫漢代史事,以托古諷今的手法來反映現實,反映連年戰爭對漢、胡雙方都是災難。詩中描寫了深秋西北邊塞的肅殺凄涼和生活的艱苦,勾勒出蒼勁悲涼的情景,以玉門遮關、蒲桃入漢兩個典故,揭露這種戰爭的不義性質。詩的后四句抒情兼議論,諷喻意義明顯。《唐詩別裁》曰:“以人命換塞外之物,失策甚矣,為開邊者垂戒。”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皮日休·原謗》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周作人》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