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六朝文學(xué)·吳均·與宋元思書》原文、賞析、鑒賞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2〕。自富陽至桐廬〔3〕,一百許里〔4〕,奇山異水,天下獨絕〔5〕。水皆縹碧〔6〕,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7〕,猛浪若奔〔8〕。夾岸高山,皆生寒樹〔9〕,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10〕,爭高直指〔11〕,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12〕;好鳥相鳴,嚶嚶成韻〔13〕。蟬則千轉(zhuǎn)不窮〔14〕,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15〕,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16〕。橫柯上蔽〔17〕,在晝猶昏〔18〕;疏條交映〔19〕,有時見日。
〔1〕本文是書信中的一段摘錄,記敘從富春江到桐廬一路所見山水風(fēng)光,文字優(yōu)美,是吳均的代表作。宋元思,一本作“朱元思”,字玉山。吳均(公元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貧寒。歷任記室、國侍郎、奉朝請等職。著述甚富。其詩文以描繪山水景物為主,風(fēng)格清新峻拔,在當(dāng)時文壇上影響頗大,時人爭相仿效,稱為“吳均體”。他的著作大都失傳。本篇選文據(jù)嚴(yán)可均輯《全上古秦漢三國六朝文》。
〔2〕“從流”二句:船順流飄蕩,在水面上來回擺動。〔3〕富陽、桐廬:二地今為浙江杭州市轄的兩個縣。
〔4〕一百許里:大約一百來里。
〔5〕獨絕:數(shù)第一。
〔6〕縹碧:蒼青色。
〔7〕急湍:急流的水。甚箭:比箭還快。
〔8〕奔:奔騰的馬。
〔9〕寒樹:常綠樹。
〔10〕“負(fù)勢”二句:意思是說(樹)競相向上,彼此高高相對,遠(yuǎn)遠(yuǎn)相望。負(fù),憑借。軒邈,高遠(yuǎn)。
〔11〕直指:筆直向上。
〔12〕泠(ling)泠:清脆的流水聲。
〔13〕嚶嚶:鳥鳴聲。
〔14〕轉(zhuǎn):同“囀”,鳴。
〔15〕鳶(yuan):鷹。戾:至。《詩經(jīng)·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原意是祝頌士大夫青云直上。這里是指在政治上追求高位的人。息心:停息心意。
〔16〕經(jīng)綸:經(jīng)營。世務(wù):指從政做官。反:同“返”。這句意思是說:那些整天忙于做官的人看了這些山谷也會留連忘返。
〔17〕柯:樹枝。
〔18〕在晝猶昏:大白天就像黃昏一樣。
〔19〕疏條:稀疏的枝條。
本文僅一百四十余字,就簡練、生動、逼真地把富春江一段最優(yōu)美的山水風(fēng)光有聲有色地描繪出來了。全文以白描寫景狀物,又微微透露作者對現(xiàn)實的憤激,帶有抒情意味,從而增加了文章的分量。文中多用四四對句,有時也用六字對句,有駢有散,散駢相間,句式工整又略有變化,風(fēng)格華麗又自然清新。
上一篇:《袁水拍·七律》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清代文學(xué)·吳敬梓·嚴(yán)監(jiān)生之死》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