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文天祥·過零丁洋》原文、賞析、鑒賞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2〕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
〔1〕文天祥在廣東海豐縣兵敗被俘。元軍都元帥張弘範率水軍出珠江口,過伶仃洋(今廣東中山市南珠江口外海面),向南宋帝昺小朝廷所在地厓山進攻,將文天祥囚在舟中,威逼利誘,要文天祥寫信招降厓山守將張世杰。文天祥寫了這首詩給元軍元帥張弘範看。文天祥(公元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寶祐四年狀元及第,歷知瑞、贛等州。德祐元年元軍逼近臨安,文天祥在江西起兵勤王,入衛京師。次年元軍兵臨城下,被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元軍議和,被元軍扣留。元軍本來想利用文天祥招降宋軍,文天祥加以拒絕,并伺機逃回,受任為樞密使、都督各路軍馬,經略江西,曾收復州縣多處,終因雙方力量懸殊,寡不敵眾,次年十月在廣東海豐兵敗被俘。鑒于文天祥的名望,元軍一直向他勸降,將他送往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屢經威逼利誘,誓死不屈。在獄中編《指南錄》,作《正氣歌》,終被殺,年四十七歲。有《文山先生全集》。零丁洋,即伶仃洋。
〔2〕起一經:精通一種經書通過科舉考試而選拔為官。干戈寥落:干戈,代指戰爭。寥落,指田園荒涼冷落。四周星:四周年。作者于江西起兵勤王到兵敗被俘整整四年。
〔3〕“山河”二句:山河破碎,喻國土淪陷。飄絮,一本作吹絮。身世浮沉,指個人遭遇。作者在江西起兵勤王,毀家紓難,出賣全部家產充作軍餉,戰爭失敗,家庭也隨之毀滅。所以二句言國家危亡像風吹的柳絮,個人命運也像雨打浮萍,全不由自主。
〔4〕“惶恐”二句:惶恐灘,贛江十八灘之一,在今江西萬安縣。景炎二年八月,文天祥兵敗江西,從惶恐灘退往福建。當時文天祥匆匆組建的勤王部隊在實力上難以抵擋蒙古軍的鐵甲馬隊,戰敗后實力又大損,在當時危急形勢下如何轉危為安,確實是令人“惶恐”的事。零丁洋,是寫此詩時他正被押解在零丁洋面的敵船上,這個地名,使他嘆自身遭遇的“零丁”。零丁,孤單。
〔5〕丹心:赤誠的心。汗青:古代在竹簡上書寫,所用竹簡須先用火炙,瀝出竹中水分,以利書寫并防蟲蛀,這個過程叫“汗青”,后泛指史冊。
這首七律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寫于敵營的。他抗擊異族侵略,兵敗被俘,作為戰俘,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他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地寫下這首詩。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如實地概括自己在艱難困苦中報國抗元的經歷,個人遭遇與國家危難緊緊地聯結在一起,頸聯以形象和雙關的語意加深了詩的濃重感情,屬對工整,渾然天成。末聯的生死觀,高揚愛國主義精神,使全詩由悲痛的氣氛中迸發出振奮人心的力量。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1]》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