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唐五代詞·溫庭筠詞·菩薩蠻》原文、賞析、鑒賞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據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宋本《花間集》,下同)
溫庭筠《金荃》、《握蘭》二集已佚,劉毓盤輯《金荃詞》得七十六首。其中《菩薩蠻》共十四首,而以“小山重疊金明滅”一詞更能體現溫“香而軟”的風格。全詞按時間順序寫了一個貴婦人梳妝前、梳妝時、梳妝后的情景,揭示了她寂寞無聊的精神世界。
這首詞先描寫了貴婦人的生活環(huán)境:“小山重疊金明滅。”描金的屏風在陽光照射下閃爍著忽明忽暗的光輝。既寫出了陳設的華麗,日照屏風又點明了時間。接著寫她未起時的形態(tài):“鬢云欲度香腮雪。”隔夜殘妝,鬢發(fā)散亂,髻將墮而未墮,“欲度”二字寫照傳神。作者從她頭發(fā)的濃密柔軟、膩粉的脂香以及肌膚的白皙去描寫,給人一種隱隱約約可推測她的美卻又不能確定她到底有多美的朦朧感,以實寫虛,含蓄有韻致。日已臨窗,她還擁衾而臥,晨妝未理,只通過肖像刻畫便透露出人物慵散的內心世界。繼而第三四句寫她睡起梳洗的過程,直接點出前面兩句欲說卻又不明說的“懶”字。珠圍翠繞的富貴生活好像更加反襯出女主人公的空虛寂寞。連畫眉都懶,可見她百無聊懶到了何種程度。在“弄妝梳洗遲”句中,一個“弄”字、一個“遲”字兩相映襯,傳神地表現了她對日日如此、千篇一律的瑣事胡亂應付的心態(tài)。她為什么如此無情無緒,作者先秘而不宣。詞的下片承上片的“弄妝”而來,直寫她妝成后的情態(tài)風姿。“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是她梳妝完后照鏡自憐。明寫動作,暗用比喻,意在說明: 女主人公顏色如花,命亦如花——花開易落,青春幾何? 因而,作者對之十分同情。女主人公雖姿色如花,而命又不如花——花及芳時,有人簪戴;人到芳年卻只有照鏡自憐! 芳年如花,無人憐取,則人老珠黃,豈不更加恓惶?所以“花面交相映”五字蘊藏有極強的暗示性和啟發(fā)性,讓讀者去聯想去思索,玩味無窮。最后寫她試新衣,“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二句進一步表現了這種心態(tài)。帖繡雙鷓鴣,表現了女主人公渴望有人與她雙棲雙飛、百年偕老的心情,而如今卻事與愿違,落得個形單影只,只能照影自憐。獨守空房,又睹衣上“雙雙金鷓鴣”,該有多少感嘆,幾多傷悲! 一句詩,既暗示主人公的愿望,又揭示內在情感,蘊涵豐富。
全詞章法嚴密,層次明晰。以時間先后為序,由景寫到人,由人物未起寫到初起、梳洗、照鏡、著衣。中間無絲毫間隙。措辭寓意,深婉曲折,情態(tài)隱約。表面看來,寫的都是女主人公的外部形態(tài),好像沒有牽涉到人物的情感,實際卻是以表寫里。詞人讓我們透過對貴婦人動作的描寫去體味女主人公波瀾起伏的內心世界。刻畫女主人公內心世界的點睛之筆全在“雙雙金鷓鴣”一句,這是感情的紐結處,其他都是為這一句張本。懶畫眉,遲梳洗,以花自比種種情態(tài),其根源全在羨慕“雙雙金鷓鴣”而不可得。因而就“懶”,而且“懶”得有理。“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詩經·衛(wèi)風·伯兮》)煢煢一身,形影相吊,她哪有心思修飾打扮?又為誰打扮?整首詞給我們顯現了兩個世界——人物容貌、動作等表面世界和由表層世界所顯示的人物內心感情深層世界,可以說是言簡而意豐。這與這首詞的風格隱曲有關。詞中不少地方運用了襯托手法,如以環(huán)境的富麗反襯內心的空虛,以鷓鴣的“雙雙”反襯主人公的孤單等。由于反襯手法運用得成功,才造成了深藏隱曲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聞一多·荒村》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四、唐五代詞·韋莊詞·菩薩蠻》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