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文天祥·正氣歌序》原文、賞析、鑒賞
余囚北庭〔2〕,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3〕,單扉低小〔4〕。白間短窄〔5〕,汙下而幽暗〔6〕。當此夏日,諸氣萃然〔7〕:雨潦四集〔8〕,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9〕。涂泥半朝〔10〕,蒸漚歷瀾〔11〕,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12〕,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13〕,助長炎虐〔14〕,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15〕,陳陳逼人〔16〕,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17〕,腥臊汙垢〔18〕,時則為人氣。或圊溷〔19〕,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20〕,當之者鮮不為厲〔21〕,而余以孱弱俯仰其間〔22〕,于茲二年矣〔23〕,無恙〔24〕,是殆有養致然〔25〕。然爾亦安知所養何哉?〔26〕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27〕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 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1〕本篇選自《文山先生全集》卷十四,是作者的名篇《正氣歌》的序文。文天祥一直堅持抗元,不幸于南宋帝昺祥興元年被元軍俘獲,次年十月被押送到元都城燕京。元世祖忽必烈仰慕其名,希望他投降,便威逼利誘,使用了各種手段。但文天祥堅強不屈,于是被囚禁于兵馬司獄中,在這期間他寫了很多愛國主義詩文,《正氣歌》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序文充分顯示了他崇高的民族氣節和堅毅頑強的斗爭意志,同時也點明了《正氣歌》的主題思想。
〔2〕北庭:原指漢代北匈奴的居住地,這里借指元朝的都城,是作者被囚禁的地方。
〔3〕可:大約。尋:古代的長度單位,相當于今天的八尺。
〔4〕扉(fei):門。
〔5〕白間:窗邊涂白,代指未施油漆的窗戶。
〔6〕汗:同“污”。
〔7〕萃然:聚集的樣子。
〔8〕潦(lao):雨水。
〔9〕時則為:這就是。時,是,指示代詞。
〔10〕涂泥:雨后泥淖。
〔11〕蒸漚歷瀾:謂濕泥靡爛,潮氣蒸騰。歷瀾,有翻騰的意思。
〔12〕風道:通風的地方。
〔13〕檐陰薪爨(cuan):屋檐下燒柴煮飯。爨,燒火煮飯。
〔14〕炎虐:為熱的威力,指令人難以忍受的酷熱。
〔15〕倉腐寄頓:倉中腐爛的糧食堆積起來(發出嗆人的氣味)。倉腐,陳米。《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到腐敗不可食。”寄頓:放置,積貯。
〔16〕陳陳逼人:謂倉中之米,陳陳相因而霉爛,氣味嗆人。
〔17〕駢肩雜遝(ta):許多人肩挨肩雜亂地擠在一起,駢,并列。遝,紛亂的樣子。
〔18〕腥臊:人身上發出汗臭和污垢的穢氣。
〔19〕圊溷(qing hun):廁所。
〔20〕疊是數氣:這幾種穢氣匯合到一起。疊:合,混合。
〔21〕當之者:“之者”二字原缺,據《南宋文范》補。鮮:少。厲:同“癩”,泛指疾病。
〔22〕孱(chan)弱:虛弱。俯仰:低頭和仰頭,代指生活。
〔23〕于茲:到現在。
〔24〕無恙:此二字本缺,據《廬陵文丞相全集》補。
〔25〕殆:大概,差不多。致然:使其這樣。
〔26〕養:修養。
〔27〕“我善養”句:見《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此用其意,說明作者經過了長期修養,有了正大剛直的內在力量,就可以抵御外來邪惡勢力的侵襲。浩然:盛大流行的樣子。
文中先用一組排比句描寫了七種令人窒息的邪惡之氣“彼氣”,表現了污濁險惡的周圍環境;后寫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
“吾氣”,顯示出崇高的民族氣節。作者用堅定的愛國精神頑強地抵御了七種惡氣,元統治者妄圖以壓抑沉悶的環境來摧折愛國者斗志的計劃隨之破產。
序文雖然短小,卻氣象宏大,正氣逼人。讀其文,想見其為人,時至今天猶令人扼腕。
上一篇:《三國六朝文學·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袁水拍·毛澤東詩詞()》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