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文學·張衡·髑髏賦》原文、賞析、鑒賞
張平子將游目于九野〔2〕,觀化乎八方〔3〕。星回日運,鳳舉龍驤〔4〕。南游赤野〔5〕,北陟幽鄉〔6〕,西經昧谷〔7〕,東極扶桑〔8〕。于是乎季秋之辰〔9〕,微風起涼。聊回軒駕〔10〕,左翔右昂〔11〕。步馬于疇阜〔12〕,逍遙乎陵岡〔13〕。顧見髑髏〔14〕,委于路旁〔15〕。下居淤壤〔16〕,上負玄霜〔17〕。張平子悵然而問之曰:“子將并糧推命以夭逝乎〔18〕?奔喪此土,流遷來乎〔19〕? 為是上智,為是下愚? 為是女子,為是丈夫〔20〕 ?”
于是肅然有靈,但聞神響,不見其形。答曰:“吾宋人也,姓莊名周。游心方外〔21〕,不能自修〔22〕。壽命終極,來此玄幽〔23〕。公子何以問之?”對曰:“我欲告之于五岳〔24〕,禱之于神祇〔25〕。起子素骨〔26〕,反子四肢〔27〕;取耳北坎,求目南離;使東震獻足,西坤授腹〔28〕;五內皆還〔29〕,六神皆復〔30〕;子欲之不乎?”髑髏曰:“公子言之殊難也。死為休息,生為役勞。冬水之凝,何如春冰之消?榮位在身,不亦輕于塵毛? 飛鋒曜景,秉尺持刀〔31〕,巢許所恥〔32〕,伯成所逃〔33〕。況我已化〔34〕,與道逍遙。離朱不能見〔35〕,子野不能聽〔36〕;堯舜不能賞,桀紂不能刑;虎豹不能害,劍戟不能傷。與陰陽同其流,與元氣合其樸〔37〕,以造化為父母,以天地為床褥,以雷電為鼓扇〔38〕,以日月為燈燭,以云漢為川池〔39〕,以星宿為珠玉。合體自然〔40〕,無情無欲;澄之不清,渾之不濁。不行而至,不疾而速?!?br>
于是言卒響絕,神光除滅。顧盼發軫〔41〕;乃命仆夫假之以縞巾〔42〕,衾之以玄塵〔43〕;為之傷涕,酬于路濱〔44〕。
〔1〕本篇據《四部叢刊》本《古文苑》錄出,參費振剛《全漢賦》校本訂正。作者張衡(78~139年),字平子,東漢南陽西鄂(今河南南召縣南)人。安帝、順帝之時兩度任太史令。永和初,出為河間王相,征拜尚書。他精通天文歷算,創造了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他是著名的科學家和文學家。其賦作《南都賦》、《二京賦》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和班固《兩都賦》,而體勢更為宏大,反映社會生活更為廣泛深入。其《歸田賦》為抒情短賦,體現了漢代騁辭大賦向抒情小賦的轉變。
〔2〕游目:游覽。九野:九州地域。
〔3〕觀化:觀萬物的變化。八方:四方和四隅。此處指天地之間。
〔4〕“星回”二句:前句以星辰日月的運轉,指自然界的變化。后句鳳舉龍驤(xiang),比喻人事上的飛黃騰達、風云際會。舉:升起、飛起。驤:奔騰。
〔5〕赤野:一本作“赤岸”,傳說中南方極遠之地?!秴窃酱呵铩罚骸坝碛谑侵苄杏顑?,東造絕跡,西極積石,南逾赤岸,北過寒谷?!?br>
〔6〕陟:登。北方高,故曰:“陟”?!摆臁痹鳌皼{”,《古文苑》注云:“一作陟”。今據改。幽鄉:即幽都,極北之地?!稌虻洹罚骸吧昝褪?,宅朔方,曰幽都。”
〔7〕昧(mei)谷:傳說為日入之處。《書·堯典》:“分命和叔,宅西,曰昧谷?!薄秱鳌罚骸懊粒ひ?,日入于谷而天下冥?!?br>
〔8〕極:直到盡頭,一直到達最遠之地。扶桑:原作“浮?!保瑩稘h魏六朝百三家集》改。神話中樹名,日居其上。又指最東面日出之處。《山海經·海外東經》:“黑齒國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
〔9〕季秋:深秋九月。
〔10〕軒駕:指車馬。車有藩曰軒。
〔11〕左、右:指車前駕車的馬。翔:指奔馳。昂:抬起頭來。四字前后互文見義,指馬抬著頭奔馳。
〔12〕步馬:讓馬漫步。疇阜:田間高地。
〔13〕逍遙:徘徊。陵岡:山岡。
〔14〕顧見:回頭看見。髑髏(du lou):死人的骨頭。
〔15〕委:丟棄。
〔16〕淤(yu)壤:泥沙沖積成的土地。
〔17〕負:蓋著。玄霜:青霜。
〔18〕子:你。將:此處表推測語氣。并糧:把準備長時間吃的糧按一天吃計劃中兩天糧的辦法吃。推命:不要性命。夭逝:早死。
〔19〕“奔喪”二句:由外地奔波流遷而喪命于此嗎? “奔”原作“本”,據《太平御覽》卷三七四改。
〔20〕“為是”四句中的“為是”:還是,或者是。上智,智力特出的人。古代也用以專指統治階級。下愚,智力低下的人,古代也用以指被統治階級。丈夫,男人。
〔21〕游心方外:超然于世俗之外。方外:世外。
〔22〕自修:按一般禮教修身養性。
〔23〕玄幽:指地下。
〔24〕五岳:指五岳之神。神話、迷信中皆言五岳之神管生死。
〔25〕神祇(qi):天神地祇。
〔26〕起:指從地下挖出。素骨:白骨。
〔27〕反:返回
〔28〕“取耳”四句中的北坎、南離、東震、西坤:古代以八方與八卦相配,北方為坎,南方為離,東方為震,西方為兌,西南為坤,西北為乾,東北為艮,東南為巽。《易·說卦》:“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币蚨颂幱校骸叭《笨玻竽磕想x,使東震獻足,西坤授腹”的話。
〔29〕五內:五臟。
〔30〕六神:古人認為五官及心臟都有神明主宰,稱六神。
〔31〕“飛鋒”二句據《文選》郭泰機《答傅咸》詩注及陸機《從軍行》詩注所引補?!颁h”字《答傅咸》注引作“風”。飛鋒,揮刀射箭。此處指軍事武功。曜,同“耀”。景,同“影”。飛鋒曜景,刀劍之光影閃動。秉尺持刀,尤言手持刀筆。秉,持。尺,尺書,簡策。古代經書和法律用二尺四寸的簡策,其余文書均用一尺二寸,舉成數曰:“尺書”、“尺簡”。刀,古代官吏寫簡文寫錯用刀刮,故“刀”、“筆”常對舉,而此處則“刀”、“尺”對舉。
〔32〕巢許:巢父、許由。堯讓天下于巢父,巢父不受,又讓于許由,許由聞之去河中洗耳。
〔33〕伯成:伯成子高。《莊子·天地》:“堯治天下,伯成子高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辭為諸侯而耕?!?br>
〔34〕化:變化,化為異物。指死去。
〔35〕離朱:即離婁,古代傳說視力極好的人。
〔36〕子野:師曠,春秋時晉國樂師,能辨音以知吉兇。師曠字子野,見《左傳·昭公八年》。
〔37〕樸:古樸。本來的面目。
〔38〕鼓:古代給冶煉爐或鑄鍛爐送風扇火的器具。《三國志·王粲傳》附陳琳:“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無異于鼓洪爐以燎毛發?!?br>
〔39〕云漢:銀河。
〔40〕合體自然:與自然化為一體
〔41〕顧盼發軫(zhen):顧盼之后,(覺其無影無聲,)因而準備開車。軫:車的通稱。
〔42〕假:藉。指將髑髏放在縞巾上??c巾:白色薄綢子作的佩巾。
〔43〕衾:覆蓋。玄塵:塵土。
〔44〕酬:此指祭奠。路濱:路邊。
本篇表現了作者生當亂世,對榮位、政治的厭倦,應是漢順帝永和三年上書乞骸骨前后所作。以后不久(永和四年),張衡即去世。
本篇情節從《莊子·至樂》“莊子之楚,見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之以馬捶,因而問之”一段化出。據《后漢書·張衡傳》,張衡任侍中之后,順帝“嘗問衡天下所疾惡者?;鹿倏制錃Ъ海怨材恐?。……閹豎恐終為己患,遂共讒之?!痹诤诎嫡蜗掠性挷荒苷f,正義不能伸張,作者的痛苦可想而知。所謂“離朱不能見,子野不能聽”云云,非無深意。這篇賦可以說是東漢中期黑暗社會現實在作者心靈上的投影。其末尾寫對髑髏“假之以縞巾,衾之以玄塵”,“為之傷涕,酬于路濱”,表示了深切的同情。這等于說,作者至此才明白了何以《莊子》一書多憤激語,何以莊周對現實不抱一點希望。全賦表現的感情是深沉的,也耐人尋味。
上一篇:《明代文學·歸有光·項脊軒志》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四、唐五代詞·馮延巳詞·鵲踏枝》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