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原文、賞析、鑒賞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2〕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3〕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4〕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5〕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6〕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7〕
〔1〕這首詩是張若虛的代表作。《春江花月夜》是南朝樂府《清商曲·吳聲歌》舊題,作者利用舊題和傳統(tǒng)題材,創(chuàng)作了這首遠遠超越前人的千古名篇,聞一多《唐詩雜論》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張若虛,生卒年不詳,揚州(治所在今江蘇揚州市)人。曾任兗州兵曹參軍。中宗神龍年間,與賀知章、包融、張旭并稱“吳中四士”;開元初名揚京師,其余生平事跡不可考。詩作多佚,《全唐詩》錄存二首。
〔2〕“春江”四句:寫江水接連大海,春潮上漲,與大海相平,一輪明月與海潮同時出現(xiàn);月光照耀波光滟滟的萬里無際的江海,作者想象天下的春江都被明月照耀著。滟滟,波光閃閃又水盛溢滿貌。
[3]“江流”四句:寫春夜的花。江水曲折繞過芳香四溢的原野(芳甸),月光照耀花林,像飄灑了一層雪珠(霰),天空月色像白霜低緩地流動,沙洲的白沙與月色一樣已看不分明。汀,沙洲。
[4]“江天”八句:寫江天一色十分明凈,只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在空中,作者設問:是什么人最初在江邊看見明月?江上明月最初又是在何年照見人呢?對這個有關天地開辟和人類起源的大問題,自然無人能作回答,作者慨嘆說,人類歷史無窮盡,江月也年年一個樣,不知道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見長江把流水送往大海。“只相似”一本作“望相似”。這八句是第二段。《面庵說唐詩》點評說:“前八句使人火熱,此處八句又使人冰冷,然不冰冷則不見火熱,此才子弄筆跌宕處。”這里說的“冰冷”,指作者從良辰美景中進入對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索。
[5]“白云一片”八句:由景入情,由情寫人。前四句寫游子,不勝愁苦,白云悠悠而去,長著青楓的渡口,今夜那一葉扁舟上漂泊的是誰家的游子,什么地方明月樓上的女兒正在想他呢。下四句寫對思婦的憐惜同情,樓上月亮徘徊不去,正照著“離人”(思婦)的妝鏡,她哪有心思妝扮呢,她想用窗簾卷它,卷不去;想用砧搗衣把思緒抹掉,可是相思還來。青楓浦,泛指渡口。明月樓,泛指月光照射的婦女住所。玉戶,形容住室門窗華美。
[6]“此時相望”八句:寫明月樓上思婦的心理活動。她想丈夫也在遠方望月,二人同望一輪月卻不能交談,月光能照著丈夫,她希望跟著月光到丈夫身邊;但是鴻雁能遠飛,月光卻不能把人載過去,魚、龍也只能在水中跳躍,激起漣漪罷了。魚沉雁杳,音訊難通。她想起昨夜夢見池塘里的落花,春天去了一半,他還未回家,江水流逝青春將盡,映在江上和池塘的月兒已經西斜。潭,池塘;閑潭,指足跡長久不至的園中池塘。春,指春日,也象征青春。《唐詩選》曰:“綺回曲折,轉入閨思,言愈委婉輕妙。”《唐詩別裁》也說:“寫思婦悵望之情,曲折三致,題中五字(春、江、花、月、夜)安放自然。”
[7]“斜月沉沉”四句:說讓斜月隱入到大海的霧中去吧,從渤海到瀟湘,路途遙遠,多少夫婦分隔南北,究竟有幾個人能夠踏月歸來呢?只見江上樹上落月的余輝搖動著離情別緒。藏海霧,意為隱藏于海霧。碣石,山名,在渤海邊,原在河北昌黎縣,現(xiàn)沉入海。瀟湘,水名,在湖南省。
本篇擬樂府舊題,描寫春江花月夜的美妙景色,宛如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長卷,抒發(fā)了淡淡的人生哀愁和兩性間纏綿的相思深情,并且升華到對人生哲理和宇宙奧秘的探求;情、景、理交融,構造了一個美妙的、具有空靈色彩的、內涵深厚的藝術境界,表現(xiàn)了對青春的珍惜和對完美人生的向往。雖有哀傷,但不失對幸福的追求;雖有迷惘,仍充滿對生活的珍愛。詩人從月光生發(fā),描繪了明月升起、高懸、西斜、沉落的全過程,細膩地刻畫不斷變化的畫面和思緒,扣緊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層鋪展,或轉入遐思,寫得情文相生。全詩三十六句,凡九解,四句一轉韻,平仄交替,構成一種宛轉流利、回旋起伏又滔滔不絕的氣勢。
作者于開元初年與賀知章齊名,時為盛唐之初,就本篇而言,“詳其體制,初唐無疑。”(胡應麟《詩藪》)文學史家一般都把本篇列為初唐歌行體的名作。王闿運談本篇在詩歌發(fā)展史上的地位和影響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曲盡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湘綺樓論唐詩》)
上一篇:《周作人·故鄉(xiāng)的野菜》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四、小說·搜神記·李寄》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