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伙植樹成為“林老板”
重慶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酬鎮有一個出名的“林老板”。4年前,有一座20平方千米的荒山;4年后,荒山已變換成郁郁蔥蔥的杉木林。是造林者冉景全造成了今天這一現象。要知道,這位“林老板”已經有20多年造林的歷史了。
早年,冉景全看到家鄉酉陽縣泔溪鎮泔溪村滿目青山被砍伐殆盡,他萌生了造林的想法。1987年,年僅15歲的冉景全懷著“綠色夢想”去往福建邵武、武夷山等地學習一些造林經驗。
過了半年,邵武市承包國有林場的一名老板因發不起工人工資而一跑了之,給冉景全帶來了人生中的轉折點。邵武市林業局一位干部看到冉景全為人比較耿直、而且聰明好學,在百余名工人中有一定影響力,便主動借款3. 8萬元支持他承包林場。當時才15歲的冉景全一下子成了擁有217名工人的林場包工頭,同時經營5個林業工地。
經過前后21年的打拼,冉景全掌握了造林、育苗的全套方法,并且在邵武、武夷山等地承包大量荒山造林,并且積累資金800余萬元,逐漸成為酉陽縣泔溪、麻旺一帶極富盛名的“林老板”。
2008年,冉景全響應政府號召返鄉創業。在他的林地里,未到3年的杉木苗平均高度為3. 6米,從根部向上1. 3米胸徑平均達4. 5厘米,長勢最好的苗木高度在6. 5米以上。截至目前,他先后投資上千萬元在該縣部分鄉鎮營造杉木速豐林,優化苗木基地,并積極參與荒山綠化工程。
“像這樣的長勢,保守估計15年內平均每畝材積可達25個立方。按目前每立方1400元計算,冉景全的速豐林和苗木基地可實現上億元產值。”酉陽縣林業局飛播站技術人員楊勝軍說。
可是冉景全想的遠不止這些。他告訴記者,山林里栽種的杉木每畝300株,8年后砍伐1/3,12年后砍伐余下的一半,然后每畝栽種40株楠竹,楠竹林每畝每年產值3萬元,效益更不可估量。待15年后砍掉所有杉木時,整個林子將全部變成楠竹林。
冉景全結合實際,在自建的6000余畝速豐林基地實施林下種豆、種菜并且取得實效,并散養了數千只土雞。他還計劃在林內種植一些特色蘑菇,精包裝后預計將產生更大效益,從而助推更多農戶實現萬元增收。4年來,冉景全在酉陽完成造林3萬余畝,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用工7000余人次,實現勞務支付600余萬元。
“這些速豐林,不僅是我個人的,任何土地所有者都有份。”冉景全采用“公司+農戶”的方式,由公司承擔一切前期費用,群眾風險全無,利益共享。
4年來,冉景全已成為酉陽遠近聞名的“林老板”,并且先后被授予“重慶市十佳返鄉創業明星”、“重慶市綠化先進個人”等榮譽……
上一篇:薩莉·福克斯和天然有色棉花
下一篇:陳叢紅和她的“有機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