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漢語中,名詞活用為動詞充當謂語后,如果對于賓語含有“使他(它)怎么樣”的意思,就屬于使動用法。使動用法實際上是用動賓式的句法結構表達兼語式的內容。其基本結構方式可以概括為:
活用為動詞的名詞+賓語=(使)+賓+ 活用為動詞的名詞。
使動詞的譯法除了采取兼語式,譯為:“使……怎么樣”、“讓……怎么樣”外,還可以采取處置式,譯為“把……怎么樣”。有時也可譯成動賓式。如:
先入關破咸陽者王之。《鴻門宴》 王之=使之王,即“讓他當關中王”。
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 序八州=使八州有序,即“統(tǒng)制著其他八州”。
以夭梅病梅為業(yè)。《病梅館記》 病梅=讓梅花得病。
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愚溪詩序》姓是溪為冉溪,即“讓這條溪姓冉叫冉溪”。
上一篇:《名詞活用如動詞》古漢語基礎
下一篇:《名詞用如意動詞》古漢語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