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州①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②云③:“費祎④登仙,嘗⑤駕⑥黃鶴返憩于此⑦,遂以名樓⑧。”事列《神仙》⑨之傳,跡存《述異》之志⑩。觀其聳構(11)巍峨,高標(12)巃嵸(13),上倚河漢(14),下(15)臨江流;重檐翼館(16),四闥(17)霞敞(18);坐窺(19)井邑(20),俯(21)拍云煙(22);亦(23)荊吳(24)形勝(25)之最也。
[注 釋]
①州:指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②《圖經》:記載某地風俗、物產,附有地圖的書籍。③云:說,道,這里指記載。④費祎(yī):字文偉,三國時蜀漢大將軍。⑤嘗:曾經。⑥駕:乘。⑦憩(qì)于此:即“于此憩”。憩,休息。于,到。⑧遂以名樓:“遂以之名樓”的省略。以,用。之,此,指“黃鶴”。名,為……命名。名詞用如動詞。⑨《神仙》:即《神仙傳》,晉代葛洪著,專記有關神仙的傳說故事。⑩跡存《述異》之志:即“跡存于《述異》之志”。跡,指費祎登仙的事跡。《述異》之志,即《述異記》,南朝梁任昉著,多載志怪故事。志,記。(11)聳構:樓閣高聳。(12)標:頂端。(13)巃嵸(1óng zōng):高聳的樣子。(14)河漢:銀河。(15)下:底部。(16)重檐翼館:意為“重檐翼于館上”,多層的屋檐像鳥展翅于館舍之上。翼,名詞用如動詞,像鳥展翅。(17)闥(tà):門。(18)霞敞:向霞光洞開。 (19)窺:觀看,觀察。(20)井邑:城鄉。(21)俯:低頭。(22)云煙:云霧。(23)亦:乃(是),本來(是)。(24)荊吳:楚國和吳國。這里泛指長江中下游地區。(25)形勝:地理形勢和山川名勝。勝,美。
[譯 文]
鄂州城的西南角,有座黃鶴樓。《圖經》上說:“(蜀漢大將)費祎成仙(后),曾騎著黃鶴回到這里休息,于是就用‘黃鶴’給這座樓命名。”這件事記載在《神仙傳》上,有關事跡(也)保留在《述異志》的記載中。(你)看它樓閣巍峨,樓頂高聳。上靠銀河,下臨大江;多層的屋檐像鳥展翅于館舍之上,四面的大門向著霞光洞開;坐著可以遠眺城鄉景色,低頭可以撫摩云霧和煙霞:是楚國、吳國的故地中地理形勢和山川名勝最美的地方。
[鑒 賞]
文章寫“費祎登仙,嘗駕黃鶴返憩于此”,既介紹了黃鶴樓命名的由來,又渲染了黃鶴樓的神秘色彩,更為重要的是從側面烘托出樓的雄奇高大,否則仙人怎么能“駕黃鶴返憩于此”呢?接下去描寫登臨黃鶴樓的所見所感,無一不圍繞著這個“高”字用力。寫文章有如拳擊,不能五指伸開,而要集中成拳頭才有力量,《黃鶴樓》的創作便是如此。文中多用對偶,使得節奏鮮明;而又句式多變,疏密有致。
上一篇:《鴻門宴》文言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黔之驢》文言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