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解釋|上的意思|“上”字的基本解釋
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談“六書”時說:“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他把“上”“下”二字作為“指事”字的代表來舉例說明漢字構形的理性。就是說,指事字是從字形上能夠看出標志特征,仔細分析就能夠知道所表達意義的一類字。但是,今天我們所看到楷體的“上下”兩字,都不能看出有什么標志特征,所以也不能從字形結構上分析出什么意義來。
古文的“上”“下”是用一長一短兩畫的相對位置表示意義的。如果短畫在長畫的上面就表示“上”、短畫在長畫的下面就表示“下”。因此,這里的長畫并不是“一二”的“一”,而是表示一個平面物的抽象概括義,可以理解為桌面、手掌、地平線、視線、甚至想象中的一個抽象平面。那個短畫更不是“一”,而是任何物體的抽象代表,是相對于長畫而存在的實體或觀念物。“上”“下”可以表示方位的上下、相對位置的上下或者時間的前后,引申表示等級的高低和尊卑貴賤。例如“高高在上”、“不唯上”、“上古”等,“上弦”指上半月、“上諭”指皇上的指示。
“上”和“下”還有動詞的用法。例如“上班”、“下課”、“上山下鄉”、“上公園”、“下廚房”。據《戰國策》記載,齊威王曾經對臣民們下令說,“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意思是說,當面指出國王錯誤的可以得到上等的獎賞;采用書面方式提意見的可以得到中等的獎賞;在下面批評議論能夠傳到國王耳朵中的,可以得到下等的獎賞。這里,“上賞”中的“上”是形容詞,上等的意思;而“上書”中的“上”則是動詞“提交”的意思。和“上書”有同樣意思的詞語還有“上章”、“上表”、“上疏”等。
《后漢書》中有“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句子,意思是說,貧賤生活中結交的知心朋友不能忘記,共同患難的妻子不能遺棄。“下堂”指離開廳堂,引申指被遺棄。“下榻”這個詞語最早的意思是“放下榻”、或者是“放置好的榻”,榻是長方形的坐依用具。這個典故緣于漢代陳蕃禮賓的故事。據《后漢書·陳蕃傳》記載,后漢陳蕃作樂安太守的時侯,當地有位名叫周的“高杰之士”,陳蕃特地為他“置一榻,去則懸之”,意思是他來時放下來用,人走了就把榻懸掛起來,表示敬重。后來就用“下榻”來表示禮遇賓客的意思。《現代漢語詞典》對“下榻”的解釋是“(客人)住宿”。準確的解釋應當是表示貴賓住宿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榻”的意義也由原來長方形的坐依用具變成睡覺用的“床”了。
“上”和“下”是反義詞,在漢語中,無論成語、慣用語還是俗語、諺語等格式中都有把“上下”成對使用的習慣。例如,“上上下下”,“不上不下”,“上不來,下不去”,“上不著天,下不著地”,“能上能下”,“能上不能下”,“上情下達”,“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等等。
在表示“上面和下面”的意思上,“上上下下”是“上下”的重復形式,表示無所不包的意思。另外,“上下”還有表示時間前后的意思,如“上下五千年”;也表示“差不多”的意思,如,“50歲上下”。
上一篇:萬的解釋|萬的意思|“萬”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烏的解釋|烏的意思|“烏”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