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的解釋|呼的意思|“呼”字的基本解釋
呼是個形聲字,左邊的口表示它的意義,右邊的乎表示它的讀音。呼字最初沒有口字旁,像聲音向上傳揚的形狀。帶口的呼字最早出現在小篆中。《說文解字》中說:“呼,外息也。”意思是說,呼就是向外吐氣。
呼的本義是向外吐氣。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捕蛇者說》里寫道:“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lì),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意思是,風里來,雨里去,寒來暑往,喘噓中容易感染上瘟疫或者毒瘡,因此而死的人很多,慘不忍睹。
有呼就有吸。因此,呼吸一詞也就產生了。如《莊子·刻意》篇中有:“吹呴(xǔ)呼吸,吐故納新。”當張口出氣講。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只有不斷地呼氣和吸氣,才能夠呼出污濁的廢氣,吸進新鮮空氣。成語吐故納新就來源于這里。后來,人們常用吐故納新來比喻揚棄舊的、不好的東西,吸收新的、好的事物。
呼由本義引申出大聲叫喊的意思。如《后漢書·朱穆傳》里說道:“陳勝奮臂一呼,天下鼎沸。”意思是,陳勝振臂呼喊一聲,天下就沸騰起來。言外之意是說,轟轟烈烈的秦末農民大起義爆發了。
呼由本義還引申出呼喚、招呼的意思。《廣韻》里解釋說:“呼,喚也。”《儀禮》中也有“媵侍于室外,呼則聞”的句子。意思是說,隨嫁的侍女守在臥室外,打一聲招呼她就聽得到。媵,是古代諸侯的女兒出嫁時隨嫁的人。唐代文人顏仁郁在《農家》這部書里寫道:“夜半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這句詩是寫窮苦農家勞作的艱辛,句子中的呼就是呼喚的意思。羸,當瘦弱講。
呼的叫喊、呼喚之意擴展出很多成語。如成語呼之欲出,是形容人的畫像栩栩如生,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聲就會從畫里走出來;也泛指文藝作品描寫刻畫人物生動形象。呼風喚雨,原指迷信說法中神仙、道士刮風下雨的法術。如《說岳全傳》第五十回中說:“只有我師父在此山中修煉,道法精通,有呼風喚雨之能,撒豆成兵之術。”后來也用呼風喚雨比喻能夠支配自然或者社會的力量。成語振臂一呼的故事,出自《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故事是這樣的: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單于派人到長安與漢朝修好,漢武帝以禮相待,并派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同時派大將李陵率五千人在甘肅張掖、酒泉駐扎,以防不測。蘇武到了匈奴后,匈奴背信棄義,扣留了他,后來又讓他到北海牧羊。第二年,漢武帝命李陵率五千步兵直逼匈奴,途中與匈奴三萬騎兵相遇。李陵率部下與匈奴兵殊死搏斗,匈奴兵不得不后退。單于不甘心失敗,又調來八萬多騎兵,此時李陵所率兵士只剩下三千多人,糧草全空。在這危急的情況下,面對匈奴騎兵的猛烈沖殺,李陵振臂高呼:“將士們,勇敢殺敵呀!”全體將士聽到李陵的高喊,勇氣大增,拼死沖殺。但是,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后來,人們就用振臂一呼這個成語來表示揮動手臂,一聲號召。
呼還可以用作姓氏。也用作復姓呼延。
呼也用作地名。如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呼和浩特市,市內有昭君墓、五塔寺、清真大寺等名勝古跡。呼倫貝爾高原,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高原上草原遼闊,為中國著名牧場,景色優美。
上一篇:向的解釋|向的意思|“向”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困的解釋|困的意思|“困”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