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的解釋|向的意思|“向”字的基本解釋
“向”字的甲骨文、小篆像房子的一面開一個小窗戶,本義是指朝北的窗子。《說文解字》里說:“向,北出牖(yǒu)也。”古代的房子是前堂后室。室的前窗叫“牖”,后窗叫“向”,朝上的才叫“窗”。《詩經》里有一篇著名的農事詩,詩里說,每年到十月的時候,天氣開始變冷了,人們就要“塞向墐(jìn)戶”。“塞向”就是把北墻上的窗子堵塞起來,這是因為冬天多刮北風的緣故。
“向”既然指向北的窗子,那么它就有了面對和朝向之義。今天我們常用到的“相向”一詞就是相對和面對的意思。成語“向壁虛構”,就是說面對墻壁,憑空想象。“向隅而泣”就是面對墻角哭泣,形容得不到機會參加而失望,多用來形容受冷落、拋棄而感到孤獨絕望,無可奈何。“向日葵”就是因為它的花盤總是朝向太陽而得名。
“向”由朝向意義很容易引申出“方向”的意思。古時候沒有指南針,人們是依照太陽的升降運行來辨別方向的,首先定出東、西、南、北方向,其次又分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方向,合稱“四面八方”。成語“暈頭轉向”,就是指辨不清東西南北方向。另外,人們還可以依據自身所處的位置分出前后、左右、上下這類方向,如風向、航向、導向、動向等等。
“向”在古代又有歸向或仰慕之義,這是動詞“朝向”意義的一種引申,如一心向學、人心所向等等。這個意義再引申,就有了偏向、袒護之義。例如,《西游記》第三十八回里,孫悟空對唐僧說:“八戒生得夯(bèn),你有些兒偏向他。”舊時又有民謠:“官向官來民向民,窮人向的是窮人。”這里的向也是偏向的意思。
“向”字由朝向之義再引申,又有了接近、臨近的意義。唐朝詩人李商隱有一首著名的《登樂游原》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向晚”就是傍晚,跟它同義的還有“向夕”和“向暮”。類似的,“向明”、“向曉”指拂曉,“向中”、“向午”指臨近中午。不過,今天這類說法已經不多了。
“向”還用作介詞,指動作的方向。例如:向前走,向后轉,馳向遠方等等。也可以指行為的對象,如毛澤東在《關于重慶談判》一文中說:“我向他們說,你們說的是有理由的。”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巴金有一篇散文,題為《向朝鮮戰地的朋友們告別》。這兩處用到的“向”字都是指行為的對象。
“向”還有副詞的用法。例如,《三國演義》第十四回里,曹操對皇帝說:“臣向蒙國恩,刻思圖報。”句子中的向是“從來”的意思。不過,今天這種意義除用于較文雅的場合外,一般多用雙音節詞“向來”或者“一向”來表示。
“向”還有很強的構詞能力。如向風就是仰慕、向往;向用就是專意任用,從不懷疑;向使就是假使;向背就是正面和背面,擁護和反對。
“向”也是姓氏。例如,向戌,春秋時宋國的執政;向秀,魏晉之際的哲學家、文學家,曾為《莊子》一書作注;向寵,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向達,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向平之愿”,指子女婚嫁之事。向平,東漢時期隱士,字子平,長期隱居不做官,待子女婚嫁完畢,就漫游五岳名山,不見蹤影。
上一篇:史的解釋|史的意思|“史”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呼的解釋|呼的意思|“呼”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