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的解釋|京的意思|“京”字的基本解釋
“京”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結構像座房屋,有房蓋,有基礎支架,是象形字。遠古時候,長江一帶的民居,多為木臺建筑,下面用柵欄一類的木樁支撐,以防御野獸侵害和洪水襲擊,上面為敞開的空間居室,門窗上面為“人”字形的房蓋,以遮風擋雨防曬。這種疊床架屋的建筑是修造在高崗或高地上,因此,“京”字的本義是高、大。有的學者指出,現在寫的“京”字,上半部一點一橫和口字,是“高大”的“高”字上半部,認為京字源于高字。
古代的君王宮殿以及與王室有關的建筑,多建造在高處,形象高大,以壯其威。因此,君王所在地的首都稱為京,這是“京”字的主要含義。可以當首都或國都講的詞語很多,例如京都、京城、京華、京師、京畿、京輦等等。其中的“京輦”是緣于皇帝坐的車子,用“京輦”來象征或代表京城或國都是順理成章的。“京華”是因為首都是人才、文物、珠寶等精華匯萃之地,所以管首都叫“京華”是名副其實的。
與“京”字有關的組詞,我們經常聽的有“京味”。北京人說話的聲音和語調抑揚頓挫、美麗動聽,別具風味,人們稱之為京味或京腔。京腔原指京劇里的調,京味也指北京人寫文章多用方言、土語、習慣用語或口頭語,如遛彎兒、滋潤、您、甭客氣等等。京味語言獨具魅力,在文壇上獨樹一幟。具有京味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是已故作家老舍的《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茶館》等,非常受歡迎,已成經典之作。
現已成為中國國粹的京劇,是中國傳統劇種之一。清朝乾隆末年,四大徽班進京后,于嘉慶、道光年間,同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吸取昆腔、梆子腔的一些曲調和表演方法,逐漸發展成為京劇。京劇講究做、念、唱、打等表演形式,服裝考究,臉譜化,動作虛擬且程式化,用京胡、月琴、三弦、笛、嗩吶等管弦樂和石鼓鑼、皮鼓、鐃鈸等打擊樂器伴奏,其傳統劇目如《霸王別姬》、《群英會》、《打漁殺家》、《三岔口》等久演不衰,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京官”指舊時代在京都任職的官員。唐代自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長官以下,都稱為京官。“京曹”卻是內官的統稱。
“京”字也當數目字講。古代較大的數位序列是這樣的:萬、億、兆、京。十兆為一京,也有萬萬兆為一京或兆兆為一京的說法。
“京”和“兆”這兩個數目字組合在一起,卻不表示數量,而代表地名,它是漢代陜西長安市以東至華縣之間的區域。為什么把當時首都附近的地方叫京兆呢?這可能與“京”和“兆”都表示眾多,且有大眾云集之意。漢時,京兆是京兆尹這一官職的省略稱呼。當時人們對這一官職十分熟悉,因為在京城長安有一種化妝術家喻戶曉,它是京兆尹張敞創造發明的。張敞為妻子畫眉,其風韻獨特,別具一格,時人稱為京兆眉。
“京”字從其造字之初所依據的房屋,引申出另一個含義就是大谷倉、大糧囤。不過,它的形狀是圓形的。后來,人們把京師的大糧倉稱為京倉。清朝時,北京設有十三個大糧倉,現在朝陽門內南小街里的祿米倉胡同,就曾是大糧倉之一,如今已名存實亡,往日糧食堆積如山的情景早已不復存在。
上一篇:亦的解釋|亦的意思|“亦”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人的解釋|人的意思|“人”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