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的解釋|亦的意思|“亦”字的基本解釋
“亦”字是個指事字。《說文解字》里解釋說:“亦,人之臂亦也。”意思是:亦,就是指人的腋窩。“亦”字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的寫法大體上差不多,都顯示出它是由“大”字和“八”字組成,像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形,張開手足露出腋窩的樣子;“八”字表示兩個腋窩位于臂下的形狀,指示這就是“亦”。所以,亦是腋的本字。
隨著社會的進步,后來,在長期的使用和文字的變化發展中,“亦”字多被借用為虛詞。因此,人們又另造了一個月字旁的“腋”字,來代替“亦”字的本義。這樣,“亦”字就只具備虛詞的意義了。
“亦”做虛詞,可以當“也”或者“也是”講。《書經·康誥》里說:“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意思是說,恩怨或者仇恨不在大也不在小。蘊含著如何對待仇怨,在于人的胸襟和理念的意思。句中的“亦”,就是當“也”字講。《孟子·告子上》里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意思是:魚,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這里的“亦”還是當“也”字講。在現代漢語中,“亦無不可”,是說也不是不可以;“反之亦然”,是說反過來也是這樣。“亦步亦趨”的成語故事,出自《莊子·外篇·田子方》中。說的是:有一天,顏淵向孔子說了一段話,意思是,老師您慢走我也慢走,就是您說什么我也跟著說什么;您快走我也快走,就是說老師在滔滔不絕地講道理,我也跟著您講道理;您快快地跑我也跟著快跑,是說您在講述古圣先賢之道,我也跟著您講述;您一溜煙飛奔,我在后面干瞪眼,是說有時您根本不用開口,可是人們都信服您;您不對人表示親熱但是情義卻自然地遍及所有的人,雖然您沒有地位和權勢,但是老百姓都聚集在您的面前,這一點我無法做到,所以,只好跟在后面干瞪眼了。
故事中顏淵說的這一段話,其中有一句原話是這樣的:“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后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和顏淵的這句話,概括出了成語“亦步亦趨”,形容步步緊跟別人,或者事事摹仿,追隨別人,多用作貶義。成語中的兩個“亦”字,都是當“也”字講,子指孔子。
“亦”也當“又”講。《集韻》中解釋說:“亦,又也。”《左傳·文公七年》里說道:“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意思是:他的先輩有什么罪?他的后代又有什么罪?這里的“亦”就是當“又”講。
“亦”還可以當“都”講。《正字通》里解釋說:“亦,總也。”“總”就是“都”的意思。成語“亦莊亦諧”,是形容既莊重又風趣。
“亦”還有廣泛的構字組詞能力,如加“大”字的“奕”,加“山”字的“巒”,加“鳥”字的“鸞”,加“心”字的“戀”,等等。神采奕奕,指精神煥發的樣子;奕世,指一代接一代;層巒疊嶂,指山嶺起伏連綿;鸞翔鳳集,指群鳥停歇在樹上,比喻人才聚集;戀戀不舍,就是非常不愿分離;戀棧,原指馬舍不得離開馬棚,比喻貪戀官位。
亦,古代還是一個姓氏。例如,南宋時有個亦尚節,是理宗皇帝開禧年間的進士。明朝時有個亦孔昭,是萬歷年間江西參將。元朝時的航海家亦里迷失是少數民族人,他多次出使斯里蘭卡和印度等國,以后又到過越南中部和蘇門答臘等地,官至朝廷多種要職。
上一篇:云的解釋|云的意思|“云”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京的解釋|京的意思|“京”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