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解釋|生的意思|“生”字的基本解釋
“生”在甲骨文中,上面是草,下面是地面,表示草正在生長。《說文解字》說:“象草木生出土上。”可見“生”的本義是草木生長,引申為事物的發生及人和動物的出生。
《詩經》中有一篇寫婦女控訴丈夫,說“既生既育,比予于毒”。意思是:如今生兒又育女,卻將我來比作毒癰。《荀子·勸學》篇中說:各類事物的發生,肯定都有它的根源。舉例來說,“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意思是:肉腐爛了會生蛆,魚枯朽了會生蠹蟲。又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意思是:泥土堆積起來成了山,風雨就會在這里發生了;流水匯集起來成了深淵,蛟龍就會在這里產生。這里的“生”是出生、生長、產生的意思。
《論語》中子貢評價孔子:“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意思是孔子活著受人崇敬,死了使人哀痛,我怎么能夠趕得上呢?《孟子》中有一句名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說憂患使人勤奮,因而得生;安樂使人怠惰,因而致死。這里的“生”是活著、生存的意思,與“死”相對。如成語“起死回生”、“貪生怕死”、“生死攸關”等。引申為生命,如“有生以來”、“喪生”等。成語“舍生取義”是說為了維護正義而犧牲生命。
《孟子》中有這么一段話:“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意思是說:生命是我所要的,正義也是我所要的,二者不能同時都得到,就選擇正義而舍棄生命。
“一生”就是“一輩子”,是活著的過程。唐代李商隱的詩句有“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這是唐玄宗賜死楊貴妃以后,傳說方士在海外仙山尋見楊貴妃,她還記著與唐玄宗“愿世世為夫婦”的約定。作者用“徒聞”否定了這一傳說,指出傳聞又有什么用呢?“他生”為夫婦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關系確已經徹底完結了。
明代馬中錫的寓言故事《中山狼傳》,寫東郭先生以“兼愛”之心救狼,險些被狼所害,最后對救他的人說:“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意思是:先生對我的恩德,深厚得像使死人復生,白骨生肉。
食物未煮熟、果實未成熟、物品未經加工,都稱為“生”,與“熟”相對。《史記》中描寫“鴻門宴”上,項羽賞給劉邦的衛士樊噲(kuài)“一生彘(zhì)肩”,就是一個生豬腿。樊噲把生豬腿放在盾上,用劍切開就大吃起來。“生米做成熟飯”比喻已成事實,不能再改變。這個“生”引申為生疏、生硬、不圓熟、勉強等意思,如“生搬硬套”指不顧實際情況,機械地搬用別人的經驗;“生吞活剝”比喻生硬地搬用別人的言論或文辭。現在也比喻不聯系實際,生硬地接受或模仿。
《史記》有一篇“屈原賈生列傳”,“賈生”就是賈誼,這個“生”是讀書人的通稱,如“書生”、“儒生”。也指從師的人,如“學生”、“門生”,學生對老師自稱“生”,又作自謙之辭,如“晚生”、“侍生”。戲曲中的角色有生、旦、凈、末、丑。“生”是男性人物。
上一篇:甘的解釋|甘的意思|“甘”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盛的解釋|盛的意思|“盛”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