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的解釋|成的意思|“成”字的基本解釋
成字本來是個會意字,右邊是一把長柄斧,左下角是一個直條長形物,合起來像用斧劈物。古人訂約有斬物為誓的習俗,因此,成有成盟、成約的意思。東周時期,戰(zhàn)敗國求和叫行成、請成或求成,等到求和有了結(jié)果,簽訂和約就叫成。斬物為誓表示愿望已成事實,因此成可表示成為事實、實現(xiàn),這是成的本義。到小篆時,原來的會意字變成了形聲字,形旁是戊,聲旁是丁。楷書是在小篆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
成字又用來表示完成、實現(xiàn)。如,《論語·子張》說“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意思是說,各種工匠在他們的作坊里完成他們的工作。又如,李斯在《諫逐客書》中說,他國在秦國做官者“使秦成帝業(yè)”。意思是,使秦國實現(xiàn)了稱霸的事業(yè)。常用詞語,如水到渠成、大器晚成、一事無成、大功告成等的成都表示完成的意思。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說法源自楚漢相爭時蕭何與韓信的故事,喻指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起因于同一個人。這里的成指成功,由完成義引申而來,與敗相對。另外,如功敗垂成、成事不足、成則為王等,其中的成也都表示成功。
成由完成義又引申為變成、成為。如古書中的一些名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玉不琢,不成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有情人終成眷屬”,成語積少成多、百煉成鋼、滴水成冰、集腋成裘、木已成舟、弄假成真等,其中的成都是成為、變成的意思。
成的成功義又引申為成果、成就。如,坐享其成是指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別人勞動的成果。又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是說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放任自流;放任自流,就不能有所成就。
成由成為引申為成長,用于人,則表示長大成人、成年。如,《左傳·哀公五年》說齊國燕姬生了,“不成而死”。是說她的兒子未到及冠年齡就死了。用于植物,則表示成熟。用在動物身上,則表示肥壯。如,《孟子·滕文公下》中有“犧牲不成”的話。這是指祭祀用的牲畜不肥壯。
說到成人,還要注意一點,現(xiàn)在主要作成年人或長大成人講,而在古代還有一個意思,即完人(德才兼?zhèn)涞娜?。
成還引申為成全、促成的意思。如,《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意思是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則相反。現(xiàn)在還將成全別人做成好事或?qū)崿F(xiàn)愿望叫做成人之美。
成由成為的意義可以引申出舊有的、確定的、現(xiàn)成的等意思。如,成規(guī)、成見、成語、成藥等。
成還可以指達到一個完整的數(shù)量單位。如,成夜、成天、成日、成年、成套、成批等。
成又是古代的土地區(qū)劃名,指十里見方之地。《漢書·刑法志》中對此有專門的解釋:“地方一里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十里。”意思是說,方圓一里之地叫井,十井叫通,十通叫成。成就是十里見方之地。成還可以指十分之一。如,十分之一叫一成,十分之三叫三成,三七分利叫三七分成。
上一篇:感的解釋|感的意思|“感”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承的解釋|承的意思|“承”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