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楚人患狐》注釋,意譯與解說
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獲。或教之曰:“虎,山獸之雄也;天下之獸見之,咸詟①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他日,豕暴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獲焉。楚人大喜,以象虎為可以皆服天下之獸矣,于是野有如馬,被象虎以趨之。人或止之曰:“是駮②也,真虎且不能當(dāng),往且敗。”弗聽。馬雷呴③而前,攫而噬之,顱磔而死。
——《郁離子·魯般》
【注釋】
①詟(zhe):恐懼、害怕。②駮(bo):獸名。《爾雅》:駮如馬,倨牙,食虎豹。③呴(hou):同“吼”。
【意譯】
楚國有位遭受狐貍禍害的人,想方設(shè)法捕捉狐貍都沒有捉到。有人告訴他說:“老虎是山中百獸之王,天下野獸見之都嚇得喪魂落魄,伏在地上等死。”于是,楚人做了只老虎模型,用虎皮蒙上然后放在窗下。一天狐貍撞著了假老虎,驚叫一聲便跌倒地上。又一天野豬在他田里糟踏,楚國人讓人把老虎模型埋伏在草叢中,叫他的兒子在大路上操戈把守。田里勞作的人一聲呼喊,野豬亂竄,逃入草叢之中,正巧撞上假老虎,又反身逃往大路,終于被捉住。這位楚國人大喜過望,認(rèn)為老虎模型可以降服天下所有的野獸,就在這當(dāng)兒,野外出現(xiàn)了一個像馬的怪物,他又拿著老虎模型趕去,有人勸阻他:“這是駮呀,真老虎都敵不過它,你這樣前去準(zhǔn)要遭殃。”他不聽勸告。那駮雷鳴般吼叫著沖到他面前,抓住死咬, 楚國人的頭顱被咬碎死去。
【解說】
所謂方法應(yīng)當(dāng)是相對的,特定的方法施之于某一特定的對象才能顯出方法的絕對性。楚人用老虎模型(亦可稱為假老虎或紙老虎)降服了他畏懼的狐貍,嚇唬的方法奏效。但是,那位當(dāng)初給他提建議的人一開始便夸大了虎(真而非假)的作用,說“天下之獸見之,咸詟忘其神,伏而俟命”。假老虎借助真老虎的神威不僅降服了狐貍而且降服了野豬,使楚人產(chǎn)生了錯覺:認(rèn)為“象虎” “可以皆服天下獸矣”, 于是嚇唬的方法和實施這種方法的工具“象虎”被絕對萬能化。當(dāng)征服的對象是“真虎且不能當(dāng)”的駮時,他依然故我,“象虎”就由保護(hù)神而成為他的殉葬品。可笑而又可憐的楚人,你知道這就是思維定勢的危害么?
【相關(guān)名言】
一之謂甚, 其可再乎?
—一左丘明
上一篇:《孟子·楚人學(xué)語》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唐甄·楚人患眚》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