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的解釋|休的意思|“休”字的基本解釋
“休”是個會意字,甲骨文右邊的“木”是一棵樹,左邊是個背朝樹的人,整個字形表示人靠著樹休息的意思。
“休”的本義是“歇息、休息”,這也是現代的常用義。如“休假、午休、退休、病休”等。“休養”一詞,除指休息調養外,還用來指安定人民生活,使國家或人民的經濟力量得到恢復發展,在這一意義上,“休養”常與“生息”連用,“生息”指生殖繁衍人口。
唐憲宗元和十年正月,彰義節度使吳元濟反叛,韓愈隨宰相裴度去平定叛亂。叛亂平復回到京城后,韓愈受唐憲宗的詔令,撰寫《平淮西碑》來記載此事。后來人們引用碑文中的“休養生息”指在國家動亂之后,統治者采取措施,減輕人民負擔,鼓勵增殖人口,安定社會秩序,以恢復元氣,發展經濟。
“休”的“歇息”義可以引申出“停止、完結”的意思。如可耕地在某一段時間不種植農作物,以恢復地力叫“休耕”;學生因故不能繼續學習,經學校批準,在保留學籍的條件下暫時停止學習叫“休學”;嘮嘮叨叨地說個沒完叫“喋喋不休”;好好地了結糾紛、不再鬧下去叫“善罷甘休”;周期性噴發的火山叫活火山,沒有重新噴發過的火山叫死火山,歷史上曾經活動過,長期以來處于靜止狀態,但有時又突然噴發的火山叫“休火山”,也叫“休眠火山”。這類詞語很多,如“休戰、休會、休刊、休業、休兵、休漁、休止、罷休、爭論不休、無盡無休”等。
由“停止、完結”義又可以引申為“休棄”,指丈夫離棄妻子。如“休妻”是舊時丈夫離棄妻子,并將她趕回娘家;“休書”是舊時休棄妻子的文書。
“休”又可虛化為副詞,表示否定,相當于“不”、“不要”,杜甫《歲晏行》中有這樣一句詩:“楚人重魚不重鳥,汝休枉殺南飛鴻。”意思是楚地的人喜歡吃魚而不喜歡吃飛禽,你們不要射殺南飛的鴻雁。這一意義的用法如“休想、休提、休怪我不客氣”等。
“休”的本義是背靠大樹歇息,大樹底下乘涼休息,無疑是一種享受,因此,休又有美好、喜慶、吉利等含義。有一個成語叫“休戚相關”,它來源于《國語》中的《周語》,說的是春秋時晉悼公的一段故事。晉悼公名姬周,他少年時,因受在位的晉厲公的排擠,不住在晉國,而被派到周朝去侍俸單(shàn)襄公。姬周雖然年紀不大,但言行謹慎,很有規矩,單襄公因此也沒有把他當作一般的家臣來看待。姬周雖然身在異國,卻非常關心自己的祖國——晉國的事情。單襄公對姬周的為人十分敬重,對他的品德十分贊賞。單襄公病重時,把兒子單頃公叫到病榻前,鄭重地囑咐他說:你一定要好好地對待姬周,將來統治晉國的人必然是他。他的品行無可挑剔,而且,他能夠“為晉休戚,不背本也”。后來,晉厲公被殺,姬周果然被請回去立為晉悼公,那時他才十四歲。后人根據這個故事及原文中的“休戚”一詞,引申出“休戚與共”、“休戚相關”等成語,比喻彼此之間禍福相互關聯,共同享受歡樂和憂愁。
上一篇:伐的解釋|伐的意思|“伐”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侄的解釋|侄的意思|“侄”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