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解釋|米的意思|“米”字的基本解釋
早在三千多年前,甲骨文中就有了“米”字。
“米”最早表示脫去皮殼后的某些糧食作物,如粟去殼后叫小米,高粱去殼后叫高粱米等。“米”又特指稻米。《周禮》里有“掌米粟之出入”的句子,其中的“米”指的就是稻米。中國是世界上栽培粟、稻的起源地之一。根據(jù)考古發(fā)掘,據(jù)今四千年到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粟和稻就成為中國北方黃河流域和南方長江流域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了。在仰韶文化遺址中,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大量碳化的粟粒和粟殼。在陜西西安半坡遺址的一個居室內發(fā)現(xiàn)了用陶罐裝的粟,墓葬的殉葬物里也有用陶缽裝的粟。這說明五六千年以前,中國北方已普遍種粟,粟是當時重要的食物。水稻作為世界上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中國南方不僅大面積種植,而且栽培歷史也非常悠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由稻谷、稻殼、稻稈、稻葉等混在一起的堆積物,平均厚度約四五十厘米。在云南、廣東等地的出土文物中都發(fā)現(xiàn)了稻粒和稻殼。說明早在七千多年以前,中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qū)的原始居民就已經(jīng)掌握了水稻種植技術。
“米”字的本義在“等米下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等一些成語中還保留著。“等米下鍋”形容境況的窘迫或比喻某種急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的條件,即使能干的人也很難做成事。
《晉書》上記載了一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講的是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少年貧窮,卻懷著“大濟于蒼生”的宏大理想,他二十九歲時開始出仕,很想干出一番事業(yè)。然而,當時腐敗的政治和嚴格的門閥制度使他的壯志無法實現(xiàn),最終他下決心不為“五斗米”而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毅然遠離官場,退隱田園。“五斗米”在這里是指古代官員的薪俸。
在中國古代培育的糧食作物中,叫做“米”的糧食有很多種。僅稻米就分為粳米、秈米、糯米、黑米等,另外還有小米、黃米、高粱米以及明代中葉從國外引種的玉米。
“米”作為中國人的主食,不僅可以熬粥煮飯,還可以做成各種味美的小吃。如:大米加水磨成漿,過濾后制成細條狀的食品,叫做米粉。糯米加曲,發(fā)酵后就成了一種口味甘甜、略帶酒味兒的食品,可加入雞蛋、紅棗或實心小湯圓等一起煮食,這就是酒釀,江米酒。糯米磨成粉可以制成湯圓。糯米經(jīng)浸泡可以做成或甜或咸、口味各異的粽子。
“米”還是釀制調味品和飲品的主要原料。用大米可釀制米醋,用糯米、大米、黃米、高粱米等為原料可釀制米酒、黃酒和各種白酒。
“米”又泛指脫去皮殼后的一些食物,如薏米、花生米。也用來指像米一樣小粒的食物,如蝦米、海米。
“米”還用作姓氏。北宋有一個著名的書畫家叫米芾(fú)。他的行、草書汲取王羲之、王獻之等人的優(yōu)點,加以發(fā)展變化,形成了自己俊邁豪放的獨特風格,他的山水畫在畫史上有“米家山”和“米派”之稱。
上一篇:突的解釋|突的意思|“突”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粉的解釋|粉的意思|“粉”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