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題解析
[解題]信仰(faith),指對某人或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榜樣或指南。信仰是主體超越現實、超越自我,追求最高價值的自我意識,是對終極價值的追求。
[析題]信仰體現著我們人生價值和人生意義。有堅定的信仰,并為之奮斗終身,這正是古往今來志士仁人的寫照,他們的生命在追求信仰的過程中,發出了耀眼的光芒。反之,那些沒有信仰,碌碌無為的人,則早已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被人遺忘了。信仰是人們努力奮斗的原因,它時刻激勵著人們前進。
什么是信仰?人們有些什么樣的信仰?大家的理解各不相同,信仰也多種多樣,因此你可以談談你對信仰的理解以及你自己的信仰。為什么會有信仰?信仰是怎樣影響著人們的?從一個人或不同的人的成敗經歷里或許我們能得到一些啟示。有信仰會怎樣?沒有信仰又會怎樣?我們該怎么對待?信仰是人生的寶貴財富,沒有信仰的人生沒有熱情、沒有動力,我們應該追求信仰。
[溫馨提示]信仰是復雜的,包含著豐富的含義,在寫作時,不能將信仰片面化、狹隘化,尤其不能將信仰簡單等同于宗教信仰。
思路導引
什么是信仰?蘇格拉底以追求真理為信仰,馬克思、恩格斯以人類的解放和幸福為信仰,抗日將士以奮勇殺敵趕走侵略者為信仰,人民公仆以 “為人民服務” 為信仰,企業家以創造財富為信仰……信仰的內涵極其豐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談談你理解的信仰和你自己的信仰。
人們為什么會有各式各樣的信仰?這是因為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各不相同,這是因為人們生活的時代、空間各不相同,這是因為人們的生活經歷、遭遇各不相同……為什么有的人最終能達成信仰,而有的人卻永遠也無法見到信仰的實現?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既有內在的原因,比如努力不夠、方法不對等等,也有外在的客觀條件的限制,比如社會環境的不允許,比如科學技術的落后……談談你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再想想哪些因素可能會阻礙你自己信仰的實現。
一個人喪失了信仰會怎么樣?他還能夠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嗎?他的人生將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如果信仰的實現受到了阻礙怎么辦?信仰是我們懷中的珍寶,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失去了它,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黯淡無光。
生活中,我們應該有堅定的信仰,并應該堅持自己的信仰,永不言棄。即使受到阻礙,也要堅定不移,努力奮斗。
論點集錦
1.信仰是人生路上指路的明燈。
2.信仰是人類精神的支柱和動力。
3.信仰是追求與向往的先驅。
4.沒有信仰的人永遠也不會成功。
5.盲目信仰的人只能作繭自縛。
6.信仰能使弱者成為強者。
7.有堅定的信仰經得起任何風暴。
8.信仰是人前進道路上力量的源泉和動力。
9.堅定信仰,永不放棄。
10.寧肯折斷骨頭,不能放棄信仰。
論據超市
[理論論據]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先秦)孟子
※不語于譽,不恐于誹。
—— 《荀子》
※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 (宋)歐陽修
※支配戰士行動的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而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
—— 巴金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
—— 鄧小平
※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
—— 〔美國〕惠特曼
※有信仰就年輕,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輕,畏懼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輕,絕望就年老;歲月使你皮膚起皺,但是失去熱忱,就損傷了靈魂。
—— 〔美國〕卡耐基
※脫離各種惡的誘惑的出路就是對于理性的信仰,脫離各種虛偽的教訓的出路就是對于真理的信仰。
—— 〔俄國〕托爾斯泰
※智慧是做事用的,對于靈魂來說,靠的是信仰。信仰是精神的勞動,動物是沒有信仰的。
—— 〔俄國〕契訶夫
[事實論據]
馬援的兩面人生
東漢馬援家中非常富有,但他認為,一味追求享樂生活的人,其人生是庸俗的。于是他常常接濟他人,自己卻過著清苦的生活,堅守孔子 “與其不遜,寧固” 的信念。可馬援在戰場上卻是另一種人生追求,他以 “大丈夫為志,當以馬革裹尸還” 的氣概征戰沙場,為國殺敵。晚年逢貴州兵亂,62歲的馬援請纓出戰,后戰死沙場,終于實現了馬革裹尸的夙愿。
“我不會放棄我的信仰”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他認為哲學的目的不在于認識自然,而在于 “認識自己”。當時,奴隸主統治者控告他傳播異說,并以 “毒害青年、反對民主” 的罪名判他死刑。他從容地對法官說:“作為一位哲人,我堅持哲人的節操。如果你們提出條件,說只要我以后不再從事哲學研究,就可以放我,讓我活下去。那么,我的回答是:只要我活著,我就不會放棄我的信仰。” 蘇格拉底誓死堅持真理的氣節,值得后世景仰。
奇人徐霞客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旅行家、地理學家。他不愿意做官,從小就立下登名山、記勝跡、考察山川的宏愿。因此,他常常躲在他家附近的竹林里,逃避做官。人們送給他一個稱號,叫 “奇人”。
為了能實現自己的旅行家之夢,他從小就注意鍛煉身體,為日后旅行在體質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22歲開始,他邁開雙腳,為自己的信仰開始了艱難的旅程。在幾乎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他不避風雨,不畏狼虎,徒步跋涉游歷了大半個中國。他的同伴一個因病而死,一個因苦而逃,只有他堅持前進。從22歲到56歲,徐霞客一生野外考察34年,曾三次遇險、四次斷糧,但最終他戰勝了困難,寫下了40萬字的《徐霞客游記》。
李大釗少年立大志
李大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是李大釗革命生涯的生動寫照。李大釗從少年時代起就立下了大志,一定要改變中國的面貌。他在《獄中自述》中說:“當我開始上學的時候,就早已立下了為民族解放事業而努力的志向了。”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李大釗不屈不撓地與敵人作頑強的斗爭,不幸被捕入獄。敵人用盡各種辦法企圖使他投降,但是,李大釗在敵人威逼利誘面前毫不動搖。敵人決定對他施以絞刑。臨刑前,李大釗慷慨激昂地說:“不能因為你們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我們已經培養了很多同志,如同紅花的種子,撒遍各地!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將得到光榮的勝利!”
孫中山的崇高信仰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四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地為中國的獨立富強耗費了畢生精力。他自己別無家產,僅有書籍、衣物和一所華僑捐獻給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動力就是 “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的崇高信仰。
*伽利略的信仰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反對教會宣揚的 “地心說”,因此受到羅馬宗教裁判所的審訊。但伽利略毫不畏懼,又寫下了《關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學說的對話》一文,引起了教會的恐慌。教會法庭對重病中的伽利略連續審訊和刑訊50多個小時,并對他進行了判決,禁止伽利略的著作公開發表,并把他投入監獄。但在宣判后伽利略仍堅持說:“不管怎樣,地球仍在轉動!這是我堅定不移的信仰。” 后來伽利略貧病交織,雙目失明,但他仍頑強地活著。為了宣傳真理,他寫出了《運動的法則》一書,繼續為他的信仰而奮斗。
[自我補充]
互動園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1.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反對教會宣揚的 “地心說”,因此受到羅馬宗教裁判所的審訊。但伽利略毫不畏懼,又寫下了《關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學說的對話》一文,引起了教會的恐慌。教會法庭對重病中的伽利略連續審訊和刑訊50多個小時,并對他進行了判決,禁止伽利略的著作公開發表,并把他投入監獄。但在宣判后伽利略仍堅持說:“不管怎樣,地球仍在轉動!這是我堅定不移的信仰。” 后來伽利略貧病交織,雙目失明,但他仍頑強地活著。為了宣傳真理,他寫出了《運動的法則》一書,繼續為他的信仰而奮斗。
2.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
—— 〔美國〕惠特曼
要求:①這兩段文字對你有什么啟發,請根據上面提供的材料寫一篇議論文。②立意自定。所寫內容必須與 “信仰” 有關。③題目可另擬。④不少于800字。
[實戰演示]
精彩范文
信 仰
信仰是精神的支柱和動力。
古代楚國有個卞和,在山中發現了一塊璞玉,于是將那塊璞玉獻給楚厲王,厲王讓玉工鑒別,而玉工說那是石頭,結果厲王把卞和當做騙子砍去了左腳。然而卞和對那塊璞玉依然深信不疑,后來再次把它獻給武王,結果與上次一樣又被砍去了右腳。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著那塊璞玉在楚山下哭泣,一連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盡繼而流血,卞和癡心不改。最后通過玉工的鑒定,證明那塊璞玉是塊罕見的寶玉。這就是歷代傳頌的 “和氏璧”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那就是:信仰是人們的精神支柱和動力。人有了堅定的信仰,才能為實現自己的理想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正是這種對真理的堅信不疑,卞和才有著如此堅定的決心。即使失去了自己的雙腳,也要讓美玉展現它的光彩,要讓真理得到公認。
為了信仰就要付出代價,甚至生命。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反對教會宣揚的 “地心說”,因此受到羅馬宗教裁判所的審訊。但伽利略毫不畏懼,又寫下了《關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學說的對話》一文,引起了教會的恐慌。教會法庭對重病中的伽利略連續審訊和刑訊50多個小時,并對他進行了判決,禁止伽利略的著作公開發表,并把他投入監獄。但在宣判后伽利略仍堅持說:“不管怎樣,地球仍在轉動!這是我堅定不移的信仰。” 后來伽利略貧病交織,雙目失明,但他仍頑強地活著。為了宣傳真理,他寫出了《運動的法則》一書,繼續為他的信仰而奮斗。伽利略誓死堅守信仰,值得后世之人敬仰。
從古到今,有無數仁人志士為捍衛自己的信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不管是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上印著的為科學的信仰而被活活燒死的布魯諾,還是天安門廣場上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傳中的無數為了他們的信仰而付出血的代價的革命先烈,無不是因為有堅定信仰的支撐和鼓舞,才表現出一往無前的獻身精神的。
惠特曼說:“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堅定我們的信仰吧,它的光芒將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
經典點評
信仰體現著我們的人生價值和人生意義,是人生路上指路的明燈,不懼困苦艱難追求信仰,人生才有意義。沒有信仰的人生缺乏動力和激情,無所作為。文章緊扣論題,另辟蹊徑,從和氏璧說起,闡發了自己對信仰的理解和向往,行文旁征博引,擷取了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例子,再以惠特曼的名言作結,多角度多層次地論證自己的觀點。論述具有說服力,充分有力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語言流暢、簡潔。
[實戰演練]
請按題目要求另寫一篇議論文。
上一篇:《價值》作文論點論據論證
下一篇:《信念》作文論點論據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