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是什么意思
【典源】 《世說新語·假譎》:“魏武(曹操) 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今譯】 曹操率兵行軍,路途中找不到水源,軍士皆渴,曹操說:“前方有一大梅林,結滿梅子,又酸又甜,吃梅子可以解渴。”兵士聽到這一消息,不禁流出口水,曹操趁此迅速前進,得以到達有水之處。
【釋義】后以此典形容用空想進行安慰; 也用以詠梅。
【典形】 將軍止渴、渴望梅、梅林止渴、說梅止渴、望林止渴、望梅、止渴思梅、嶺梅止渴、魏帝指前林、渴將軍。
【示例】
〔將軍止渴〕 唐·羅隱《梅》:“雖然未得和羹便,曾與將軍止渴來。”
〔渴望梅〕 唐·羅隱《丁亥歲作》:“病想醫門渴望梅,十年心地僅成灰。”
〔梅林止渴〕 北周·庾信《出自薊北門行》:“梅林能止渴,復姓可防兵。”
〔說梅止渴〕 宋·李清照 《打馬賦》:“說梅止渴,稍蘇奔競之心; 畫餅充饑,少謝騰驤之志。”
〔望林止渴〕 宋·張孝祥《樞密端明先生寵分新茶》:“卻笑麄官成漫與,望林止渴竟無梅。”
〔望梅〕 唐·白居易《每見呂南二郎中新文》:“望梅閣老無妨渴,畫餅尚書不救饑。”
〔止渴思梅〕 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便是止渴思梅,充饑畫餅。因甚頃刻休?”
上一篇:望塵而拜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朝衣東市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