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的解釋|對的意思|“對”字的基本解釋
中國最早的詞典《爾雅》說:“對,遂也。”意思是順著心意就說對,也就是不錯的意思。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的解釋是:“對,答問也。”《論語》中有:“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意思是,魯哀公問道: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起來,置于不正派的人之上,百姓就會服從;如果把不正派的人提拔起來,置于正派的人之上,百姓就不會服從了。成語對答如流,是說答話像水流一樣,形容反應敏捷,口才好。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對最早的意義是回答、應答。
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叫對、對策、對詔或奏對,是皇帝就有關政事、經義等方面的問題提出策問,應試者做出回答。如《史記》中有一篇介紹漢武帝時曾當過宰相的公孫弘,說早先漢武帝征召文學一職的官員,他人推薦公孫弘去應征。應征的讀書人各作一篇對策,共百余人,公孫弘的名次在后。后來又讓給皇上寫奏對,公孫弘的對為最佳。皇帝召見他,看他外貌甚好,就選拔為博士。
對的另一個意義是朝著、向著。成語對牛彈琴,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大道理,白費口舌,有看不起對方的意思,現在也用來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唐代詩人張繼有一首有名的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小船半夜里停在離寒山寺不遠的江上。月落、烏啼、霜降,靜靜的寒夜中,給人一種愁苦的情懷。對愁眠的對是面對、伴著、懷著的意思。
相對是互相面對著面的意思。成語對床夜雨,是說風雨之夜,兩人床對著床,徹夜長談,指親友或兄弟久別相聚,傾心交談。針鋒相對,是針尖對針尖,比喻在爭辯或斗爭中,針對對方的論點或行動進行回擊。用這個意義的對組成的詞都有雙方對立的意思,如對峙是相對而立,對抗是雙方對立相持不下,對壘指兩軍相持,對話指雙方交談,對質指面對面的質問和當面對證,等等。
對還有相互比較的意思,如對照、核對。對當針對講,如對癥下藥,是說醫生針對病癥處方用藥,比喻針對具體情況、問題,制定具體的解決辦法。對也指處于相反方面的,如對岸、對門。對還有適合、相當的意思,如門當戶對。
《三國志》里有“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dàn),今在境界,此強對也”。意思是,劉備是天下有名的人,曹操也怕他,現在大軍壓境,這是很強的敵手。這里的對是敵人、敵對的意思。仇人、怨家叫對頭,比賽中的雙方叫對手。
《后漢書》中說:“同縣孟氏有女……擇對不嫁,至年三十。”意思是,同縣孟家有個女孩子,選擇好了對象而不出嫁,一直到了三十歲。這個對是對象、配偶。對偶的詞語,如對聯、對句,也簡稱為對。這是漢語中最有特色的文化現象。
上一篇:寡的解釋|寡的意思|“寡”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山的解釋|山的意思|“山”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