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莊生夢蝶》注釋,意譯與解說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①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②。
—— 《莊子·逍遙游》
【注釋】
①蘧蘧(ju)然:驚疑不定的樣子。②物化:莊子哲學用語,指變幻、幻化,為物我界限消解的一種狀態。
【意譯】
從前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胡蝶,生動活潑翩翩飛舞著的一只胡蝶。自己覺得快樂自適,根本不知道自己原來是莊周。忽然間醒過來,驚奇地覺得自己還是莊周。不知道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胡蝶呢,還是胡蝶做夢變成了莊周?莊周和胡蝶必定是有所分別的。上述的變幻就叫做“物化”。
【解說】
夢境似是而非,若有若無,有一種飄忽不定的神秘感。因為有了這夢,人們便對人生也產生了許多疑惑。莊子在本則寓言的前面曾對人生與夢有一段絕妙的議論,他借長悟子的口說,當人在夢中,卻不知道做夢,有時夢中還在作夢,醒了以后才知道是作夢。只有非常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場大夢,可是愚人卻以為清醒,自以為什么都知道。后來魏源用詩句概括說:“夢覺小生死,死生大夢覺”。為什么他們都有這種人生如夢的感嘆呢?這實在是因為人生中偶然事件太多。人生的變化,也常常是飄忽不定,難以捉摸,恰如同夢幻一般。這自然是出于對人生無奈的一種消極感嘆,但我們不得不佩服莊子這異常豐富奇特的想象能力,以及這細膩的對自我和人生的深切體悟力,是他把現實世界與主觀幻想世界溝通了起來。在莊周與胡蝶的互相夢變的過多思慮中,物我融一的主題得到了充分體現。莊子冀求通過這種物我消融,達到消除一切根源于自我意識的痛苦和煩惱。然而,人之所以成為人,乃在于人有了自我意識,因此他才能夠使自己從自然界的生命循環中分離出來,成為與自然界相對峙的獨立存在。而莊子卻要求通過“物化”,又重新化去人與自然的對峙界限,泯滅自我,再度回歸到自然界的生命循環之中。然而,這樣固然消除了人的一切痛苦和煩惱,而人又到哪里去了呢?
【相關名言】
一個人拋棄了自己,便貶低了自己的存在;拋棄了生命,便完全消滅了自己的存在。
——法國·盧梭
對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美國 艾伯特·愛因斯坦
上一篇:《莊周·莊子破衣見魏王》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江盈科·庸醫止風》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