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改過自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改過自新:gǎi guò zì xīn
詞源:《史記·吳王濞列傳》:“〔吳王〕詐稱病不朝,于古法當誅,文帝弗忍,因賜幾杖。德至厚,當改過自新。”
詞由:漢文帝的時候,吳王劉濞的兒子劉賢到京城去進見皇帝,陪侍著皇太子劉啟飲酒下棋,吳太子的師傅們都是楚地人,輕捷強悍,平素又很驕傲。下棋中兩個人爭執起來,吳太子對皇太子不恭敬,皇太子就拿起棋盤擊殺了吳太子。而后把靈柩遣送回去安葬。靈柩到了吳國,吳王劉濞怨恨地說:“天下同姓同宗,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好了,何必送回來安葬。”又把靈柩遣送到長安安葬。從此吳王逐漸失了藩王應該遵守的儀禮,借口有病不再到京城朝見皇帝。按照古代的法律,劉濞假稱有病不進京朝見天子應當處死。但文帝不忍這樣做,不僅赦免了他的罪過,還賜給他幾杖。示意他不必進京朝見。后來,到孝景皇帝(劉啟)時,御史大夫晁錯在給皇帝的奏書中說:“早年文帝赦免了吳王詐稱病不朝的罪過,還賜給他幾杖。恩德如此深厚,吳王本應當改過自新,可是他反而更加驕傲放肆,陰謀作亂。削藩首先應當削他。”
詞義:改正過錯,重新作人。自新:自覺改錯,重新作人。
書證: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子能改過自新,棄越歸吳,寡人必當重用。”“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啊,你們!我以為你們可以改過自新,啊,你們又再來和我作對。”
上一篇:成語《改弦更張》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文恬武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