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薰一蕕》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一薰一蕕:yī xūn yī yóu
詞源:《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 十年尚猶有臭?!?/p>
詞由: 春秋時, 晉獻公欲立驪姬為夫人, 叫卜者替他問問吉兇。卜者先用龜甲來占卜,顯示出來的兆頭不吉利。晉獻公一心想立驪姬,就叫卜者再用蓍草占 卜,看結果如何。用蓍草占卜的結果是吉利。晉獻公就叫以蓍草占卜為準。卜者對晉獻公說:“筮短龜長,你為什么不用長而用短呢?況且卜兆上說:香草穢草放在一起, 十年之后, 香氣消除了, 臭氣照樣存在, 你必須注意這種影響啊!” 晉獻公不聽卜者之言, 仍立驪姬為夫人。
詞義: 香草穢草放在一起, 香氣就被臭氣掩蓋了。薰: 香草; 蕕: 臭草。比喻善常被惡掩蓋。
書證: 清·姬文《市聲》第十七回:“一熏一蕕, 十年尚猶有臭。今天好算的香臭會、花糞宴了!”
上一篇:成語《一筆勾銷》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一身兩役》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