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比喻世風不好,專喜傳惡,不愿揚善。出自宋代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二·壽州紹宗禪師》:“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水滸傳》: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不到半月之間,街坊鄰居都知道了,只瞞武大一個不知。
趙匡胤年輕時喜歡打抱不平,行俠仗義,是個好管閑事的祖宗,撞沒頭禍的太歲。這天,趙匡胤在太原清油觀發現鎖著個年輕貌美姑娘,哭哭啼啼,一問才知名叫趙京娘,被強盜所擄,寄頓在此,清油觀道士懾于盜威,不敢放她。
趙匡胤一聽大怒,一棒把菱花窗格打了下來,說道:“強人若再來時,只說趙某打開殿門搶去了。”便讓馬給京娘騎,千里迢迢送京娘回蒲州家鄉。
一路上兩人兄妹相稱,歷盡艱險,斗殺歹徒“著地滾”周進,棒打匪首“滿天飛”張廣兒,悉心照料京娘疾病。
那京娘想起公子之恩,心中情動,又羞于出口,便心生一計:路上假裝腹痛,要公子扶她上馬,又扶她下馬,并將身偎貼公子,挽頸勾肩,萬般嫵媚。夜宿時又嫌寒道熱,要公子減被添衾,軟香溫玉,又豈無動情之處?公子性剛,全然不以為怪。漸次行來,看看已近蒲州,這日黃昏以后,京娘在燈下長嘆流淚。
公子怪道:“賢妹因何不樂?”
京娘道:“小妹深閨嬌女,誤陷賊人之手,今日蒙哥哥拔離苦海,千里步行相送,又為妾報仇,絕其后患。此恩重如親生父母。此身之外,別無報答。不敢望能與哥哥婚配,待為妾婢,服侍你一日,死亦瞑目。”
公子大怒,道:“俺本為義氣上千里相送,今日若就私情,與那兩個強盜何異?把從前一片真心化為假意,惹天下豪杰恥笑?”自此,京娘愈加尊敬公子,公子亦愈加憐憫京娘。
這日到了蒲州,京娘父母忽見女兒回來,喜出望外,殺豬設宴款待公子。其兄與父私下商議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妹子被強人劫去,今日跟這漢子回來。‘人無利己,誰肯早起?’想必他與妹子早已有情。妹子經了許多風波,又有誰聘他?不如招這漢子為婿。”就將話來與公子提起。
公子性如烈火,聽得這話,大怒,把桌子掀翻,扯斷馬韁,如飛而去。京娘氣苦,挨至深夜,自縊而死。正是:“今宵一死酬公子,彼此清名天地知。”
上一篇: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下一篇:姑妄言之,姑妄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