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意思是,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守大節(jié)而死,不愿茍且偷生。出自《北齊書·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qū)幙捎袼椋荒芡呷!?/p>
南北朝時期,有個人叫元景安,本是魏國昭成王的五世孫。公元550年,高洋(齊文宣帝)滅魏,建立齊政權(quán),自立為齊皇帝。
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公元550~559年)年間,魏國元氏皇族的許多近親都被殺掉了。稍遠一些的元氏皇家親族如元景安之流,連忙商量對策,準備提出申請,跟著齊國皇族改姓高氏,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元景安的堂弟元景皓說:“怎么能拋棄自己的姓而跟隨人家的姓呢?大丈夫?qū)幙上裼褚粯颖淮蛩椋瑸楸3謿夤?jié)而犧牲,也不做塊泥瓦而保全,喪失名節(jié),茍且偷生。”
元景安把堂弟元景皓的話稟報給了高洋(顯祖),于是高洋就下令處死了元景皓,其家屬被遷徙到彭城(今屬江蘇)。所以,齊文宣帝(高洋)準許元景安改姓高,其他人仍襲本姓。
上一篇: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下一篇:開門揖盜,自招其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