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錐鈍槌是什么意思
【典源】《晉書·祖納傳》:“時(shí)梅陶及鐘雅數(shù)說余事,納輒困之,因曰:‘君汝潁之士,利如錐; 我幽冀之士,鈍如槌。持我鈍槌,捶君利錐,皆當(dāng)摧矣。’陶、雅并稱‘有神錐,不可得槌’。納曰:‘假有神錐,必有神槌。’雅無以對(duì)。”
【今譯】 晉時(shí)梅陶與鐘雅一起議論事情,祖納往往質(zhì)問窘困他們,說:“你們是汝潁地方人,象錐一樣尖利; 而我是幽冀地方人,如槌一樣鈍厚,但用我這鈍槌,去打你們這利錐,都可將你們打折了。”梅、鐘說:“有神錐,你不能打。”祖納說:“假如有神錐,也必定有神槌。”
【釋義】 后以“利錐”形容人聰穎明利; 或以“鈍槌”形容人遲鈍厚重。
【典形】 鈍如槌、利如錐、利錐、神錐。
【示例】
〔鈍如槌〕 唐·李商隱《詠懷寄秘閣舊僚》:“攻文枯若木,處世鈍如槌。”
〔利如錐〕 唐·杜牧《題桐葉》:“哆哆不勞文似錦,進(jìn)趨何必利如錐?”
〔利錐〕清·黃遵憲《罷美國留學(xué)生感賦》:“頗有聰穎士,利錐非鈍槌。”
〔神錐〕 宋·王安石《欣會(huì)亭》:“未愛神錐汝,猶憐妙斲今。”
上一篇:芻狗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劇孟任俠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