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小枉大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小枉大直:xiǎo wǎng dà zhí
詞源: 戰(zhàn)國·楚·尸佼 《尸子》 卷下:“孔子曰:‘詘寸而信尺, 小枉而大直, 吾弗為也。’”
詞由: 尸佼本是魯人, 因魯后屬于楚, 所以也就說他是楚人。在諸子百家中, 他也是一個流派。因為諸子百家剛興起時, 觀點還不十分明顯, 因而有人說他是雜家。其實,他應(yīng)當(dāng)算是法家。秦國的商鞅, 不僅拜他為師, 而且在變法過程中,無論是謀事畫策,還是立法理民,他都參與的, 簡直可以說是商鞅的顧問。他是法家的觀點, 自然就和儒家不一致。孔子說過, 小的方面受些委屈, 大的方面要保持正直,我是不干的。意思是小處、大處都應(yīng)一樣。從法家觀點說, 這就是大小不分了。小的方面應(yīng)當(dāng)馬虎一點, 不要過于計較, 而在大的方面卻必須認(rèn)真對待。
詞義:小的方面可以受點委屈、冤枉,大的方面卻必須堅持正道, 保持剛直的氣節(jié)。
書證: 漢·桓寬《鹽鐵論·論儒》:“故小枉大直, 君子為之。今硁硁然守一道, 引尾生之意, 即晉文之譎, 諸侯以尊周室不足道, 而管仲蒙恥辱以存仁, 不足稱也。”
上一篇:成語《小巫見大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小黠大癡》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