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小巫見大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小巫見大巫:xiǎo wū jiàn dà wū
詞源: 《三國志·吳志·張紘傳》:“今景興在此, 足下與子布在彼,所謂小巫見大巫,神氣盡矣。”
詞由: 漢末的文學家陳琳, 長于詩賦, 是“建安七子”之一。有次張紘看到陳琳寫的《武庫賦》、《應機論》,就寫信給陳琳, 對他的文章大加贊賞。陳琳給他回了信, 信中說:“我這里有王朗, 你那里有你和張昭,在你們面前, 我就象小巫見到大巫, 一點神氣也沒有了, 怎敢說是好文章呢!”
詞義: 小巫見到大巫, 不能施展法術了。巫: 古代自稱能用舞降神的人, 實際是裝神弄鬼以此騙取錢財。比喻能力的高下相差很大, 不能相比。
書證:《太平御覽·莊子》:“小巫見大巫, 拔茅而棄, 此其所以終身弗如也。”茅盾《子夜》第五章:“僅僅十萬人口的雙橋鎮何足以供回旋, 比起目前這計劃來, 真是小巫見大巫了。”魯迅《我還不能“帶住”》:“比起法國的勃羅亞——他簡直稱大報記者為‘蛆蟲’——來, 真是‘小巫見大巫’,使我自慚究竟不及白人之毒辣勇猛。”
上一篇:成語《封豕長蛇》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小枉大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