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小黠大癡》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小黠大癡:xiǎo xiá dà chī
詞源:唐·韓愈《送窮文》:“徐謂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為,驅我令去,小黠大癡。人生一世,其久幾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于時,乃與天通。’”
詞由:唐憲宗元和六年,韓愈任河南令,在正月最后一天群眾“送窮”的祭日,寫了《送窮文》,說是要把窮鬼送走。他說:五個窮鬼即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為五患,害得我好苦。話沒有說完,五個窮鬼哈哈大笑起來,慢慢地說:“你知道我的姓和名了,我們跟了你四十多歲了,現在不過當了個小小的河南令,就要把我們趕走了。看起來你是有點小聰明,其實是大大的傻子。我們為你立的聲名,是萬世磨滅不了的。你看看圣人的書,就知道我們的話是對的了。‘君子固窮’,你不是很熟悉嗎?”
詞義:好賣弄小聰明的人,其實是最愚笨的:黠:聰明而又狡猾;癡:愚蠢、愚笨。
書證:宋·黃庭堅《寺齋睡起》;“小黠大癡螳捕蟬,有余不足夔憐蚿。”《宋史·陳良翰傳》:“思退庸狡,小黠大癡,將誤國。”
上一篇:成語《小枉大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層巒迭嶂》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