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千變萬化》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千變萬化:qiān biàn wàn huà
詞源:《列子·湯問》:“穆王驚視之,趨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領(ban)其頤(yi),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唯意所適。王以為實人也。”
詞由:有一次,周穆王到西方去巡視。他越過昆侖,到了最西邊的弇(yan)山。回來途中,他遇到一個心靈手巧的工匠,名叫偃師。周穆王問:“你有什么本領?”偃師說:“君王叫我造個什么, 我就能造出什么。”接著他又說:“我已經造了一些東西,請大王先看看。”第二天,偃師帶著他所造的一些能歌善舞的木偶去拜見穆王。接著便在大廳里進行表演,穆王看了十分驚奇,以為是真的人在歌舞。偃師碰一碰木偶的面頰,它便歌唱起來,聲調完全切合樂律;偃師捧一下木偶的手,它就跳起舞來,動作同節拍非常協調,真是千變萬化,偃師怎么指揮,它們就怎么做。穆王看了,十分贊賞。
詞義:形容變化無窮。
書證:《史記·貿誼列傳》:“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官場中的事,千變萬化,那里說得定呢。”
上一篇:成語《力不能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南陽三葛》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