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往者不諫,來者可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往者不諫,來者可追:wǎng zhě bù jiàn , lái zhě kě zhuī
詞源:《論語·微子》:“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
詞由:孔子為了求官做,周游列國。有一次到了楚國, 一個名叫接輿的人歌唱著諷刺他, 說:“鳳凰啊, 鳳凰, 你真是生不逢時。過去你求官做是錯了, 已不可挽救, 但今后還來得及補(bǔ)救。算了吧, 算了吧! 現(xiàn)在當(dāng)政的人, 處境異常危險。”孔子下了車, 想與接輿交談交談。但是孔子追上前去, 接輿早已躲起來了, 結(jié)果沒能和他談上話。
詞義: 過去的錯了已不可挽救, 今后的還來得及補(bǔ)救。常用為勉勵人進(jìn)步。
書證: 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悟已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
上一篇:成語《形跡可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徒有虛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