蠅附驥尾是什么意思
【典源】《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索隱按:“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以譬顏回因孔子而名彰也。”《東觀漢記·隗囂》:“光武與隗囂書曰:“蒼蠅之飛,不過三數步,托驥之尾,得以絕群。”《后漢書·隗囂傳》亦載,注曰:“張敞書曰:‘蒼蠅之飛,不過十步; 自托騏驥之尾,乃騰千里之路。然無損于騏驥,得使蒼蠅絕群也。’”
【今譯】 古代的伯夷、叔齊雖然賢德,因為得到孔子的稱揚才名望更高。顏淵雖然好學,由于像蠅附馬尾一樣從師孔子,得到孔子教誨、獎掖才聲譽日增。蒼蠅自己飛不遠,然而附在駿馬的尾巴上,就可達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追隨先輩、名人而出名受益。
【典形】 附驥尾、附尾、驥尾附、驥尾蠅、隨驥尾、蠅附驥。
【示例】
〔附驥尾〕 唐·駱賓王《上司列太常伯啟》:“摶羊角而高翥,浩若無津; 附驥尾以上弛,邈焉難托。”
〔附尾〕 宋·黃庭堅《次韻吉老十小詩》:“疾蠅思附尾,驚鶴畏乘軒。”
〔驥尾附〕 清·唐孫華《有感明季黨事》:“聲名驥尾附,假竊虎皮蒙。”
〔驥尾蠅〕 清·唐孫華《壽座王講學仇先生》:“敢躍龍門鯉,忻隨驥尾蠅。”
〔隨驥尾〕 清·蔣深《蠅》:“未容隨驥尾,先欲亂雞鳴。”
〔蠅附驥〕 宋·陸游《澤居》:“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
上一篇:蝸牛廬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螳螂捕蟬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