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來紅·賣花聲雁來紅》詠雁來紅詩鑒賞
潘光瀛
顏色傲江楓,妝點秋容。非花非葉寫難工。愛與斜陽爭晚景,淚漬腮紅。心事寄征鴻,錦字頻通。不隨幽怨托深宮,鄉(xiāng)思仗伊撩撥起,一半朦朧。
賣花聲,詞牌名,又名浪淘沙。潘光瀛,字宗韶,廣東番禹人。這首詞通過比擬和聯(lián)想,贊美了雁來紅的妍麗姿色,寄托了詞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詞的上闋主要是贊頌雁來紅所具有的獨特美。起句“顏色傲江楓”,以對比的角度把雁來紅與深秋的楓葉放在同一畫面里,而用“傲”字肯定了雁來紅的色彩勝過了那“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的楓葉。第二句“妝點秋容”緊接前句對雁來紅的高度評價,進一步贊美她為蕭條冷落的深秋景致增添了色彩和生機。第三句“非花非葉寫難工”,以“非花非葉”突出其獨特,以“寫難工”贊頌其獨特之美。寫到這里雁來紅在詞人眼目中的美麗高標形象全部展現(xiàn)出來了。第四五兩句“愛與斜陽爭晚景,淚漬腮紅”,則是以擬人手法展開的美妙而又寄有深情的聯(lián)想:雁來紅與群芳不同,她不甘讓那西下的“斜陽”獨占“晚景”,她極力競爭著,以致動情的熱淚浸紅了自己的臉。“淚漬腮紅”四字情味頓出,很見工力。
下闋繼續(xù)以擬人手法展開聯(lián)想,又由聯(lián)想引逗出詞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前三句“心事寄征鴻,錦字頻通,不隨幽怨讬深宮”是詩人的聯(lián)想。“錦字”代指妻子寄給丈夫的書信。史載晉時前秦之秦州刺史竇滔被徙流沙,其妻蘇氏思之,織錦迴文旋圖詩以贈滔,詞語凄惋。(見《晉書·竇滔妻蘇氏傳》)故此,后人便將妻子寄給丈夫的書信稱為“錦字”。這三句是說,雁來紅把自己的一番心事寄給了那一年一度南飛的鴻雁,每至深秋,鴻雁南來的時候,她的葉片上便展露紅顏——頻頻地織出這深情的錦字。她如此多情,決不隨從深宮之中的群芳,把自己的幽思和愁怨埋藏在心里。四五兩句“鄉(xiāng)思仗伊撩撥起,一半朦朧”,詞人從這“錦字頻通”的雁來紅想到了自己的親人,心頭朦朦朧朧地泛起思鄉(xiāng)的情懷。由詠花到思鄉(xiāng),由物到人,意境全出。
這首詞比擬貼切,聯(lián)想自然,一氣呵成,下闋由詠物到思鄉(xiāng),轉(zhuǎn)換自如,不露痕跡,頗具特色。
上一篇:吳嘉紀《醉詠雁來紅》詠雁來紅詩賞析
下一篇:楊銳《念奴嬌雁來紅》詠雁來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