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敷淺原見桃花》詠桃花詩鑒賞
劉次莊
桃花雨過碎紅飛,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處飛來雙燕子? 一時銜在畫梁西。
“敷淺原”是江西省內(nèi)的古地名。作者劉次莊曾任江西漕使,此詩為任職其間見到敷淺原桃花而作。
首句“桃花雨過碎紅飛”,寫春雨過后桃花紛落的景象。風(fēng)雨之后,桃花飄落,本為殘春之景。此景多給人以衰敗之感,在多情善感的詩人眼中,更易引起傷感。真可謂“一片飛花減卻春,風(fēng)飄萬點更愁人”。而此詩卻用“桃花雨”和“碎紅飛”這樣色彩絢麗的詞句形容風(fēng)雨落花,展現(xiàn)一幅鮮艷明麗的落花圖。為敷淺原殘春落英繪出了動人美色。
二句接著寫桃花飄落后的去向:“半逐溪流半染泥”。那紛紛飄舞的粉紅色花瓣,有一半落在春水之中,追逐著溪流,形成了五光十色的桃花水,為小溪帶來了色彩斑爛之美。另一半“碎紅”落在泥水之中,又為春泥帶來了芬芳?xì)庀ⅰ4司鋵懧浠槟唷⑺?、添香增色,極盡桃花之美質(zhì)。
三、四句寫春燕銜泥筑巢,把桃花送到雕梁畫棟之上。不但桃花有了美好的去處,而多情的春燕也有了溫馨的香巢。從而桃花便成為永垂不朽之美。
詩詠桃花,但不是“人面桃花相映紅”的盛開怒放之花,而是原野的落花碎紅。寫落花,又不寫慘紅愁綠的衰殘之境,反寫出花飛燕舞,春意盎然之氣象。真可謂運思奇妙,獨具匠心。
詩人寫原野落花之美,不用借景抒情之法,不靠議論詠贊之功,而純用白描造成美境,以顯其美。那迷迷濛濛的桃花雨,紛紛揚揚的桃花風(fēng),水光花色的桃花溪,芬芳襲人的桃花泥;那呢喃懷春的雙飛燕又銜著花泥到畫梁西。這溢香耀紅,艷麗清新的青春美境,極富詩情畫意,使“碎紅”具有迷人的美感。
我們贊賞詩人的愛美癡情,更嘆服其化腐朽為神奇的生花妙筆!
上一篇:陸游《泛舟觀桃花》詠桃花詩賞析
下一篇:史達(dá)祖《桃源憶故人賦桃花》詠桃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