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詠牡丹
牡丹,為世界名花之一,在我國栽培的歷史也很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國色”、“天香”之譽。千百年來,我國人民把她作為富貴、吉祥的象征,受到人們的鐘情和喜愛。牡丹系毛莨科落葉灌木。初夏開花,依不同品種有白、黃、粉、紅、紫、藍、綠諸色。因其花大、色艷、香濃,而被稱作“總領眾芳”的“花王”。牡丹的別名很多,有洛陽花、谷雨花、鹿韭、木芍藥、百兩花、醒酒花、寶相花、貴客、花師等等。牡丹花尤以洛陽為最。相傳武則天稱帝,曾于嚴冬詔令百花盛開,唯牡丹不從,武則天一怒之下,便把牡丹貶至洛陽。從此,洛陽牡丹花繁色艷而聞名天下,諸如“姚黃”、“魏紫”等珍品,一直育傳至今。牡丹花不僅有觀賞價值,其根皮還可以入藥。因其味辛、苦、涼,而有清熱、活血、調經行瘀之作用,可以治療熱病吐血、高血壓、血熱斑疹、急性闌尾炎、神經性皮炎等疾病。牡丹花歷來受到詩、詞人的青睞和鐘愛。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歌詠牡丹花的詩詞極為豐富。他們或狀牡丹之艷,摹牡丹之態,述牡丹之貌,真是豐姿濃彩,異態盡妍,給人以美的享受。
上一篇:《丁香》詠丁香詩賞析
下一篇:《茉莉花》詠茉莉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