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花·夜合》詠合歡花詩鑒賞
元稹
綺樹滿朝陽,融融有露光。
雨多疑濯錦,風散似分妝。
葉密煙蒙火,枝低繡拂墻。
更憐當暑見,留詠日偏長。
合歡花的葉子夜間成對相合,故又名夜合。
“綺樹滿朝陽,融融有露光。”描寫夜合花在朝陽映照之下,光彩生輝,晶瑩露珠閃閃有光,一派融合景象。“雨多疑濯錦,風散似分妝。”則是寫夜合花經風雨的侵襲吹打,仍不減其風采神韻。雨多了好象洗過的錦緞一樣,更加絢麗多采,風吹散了好象少女梳妝在分梳秀發一樣。“葉密煙蒙火,枝低繡拂墻”則是寫夜合花的枝葉繁茂稠密簡直似煙,蒙住了如火的紅花,低矮的枝條搭在墻上就象錦繡拂拭著墻。這中間兩聯所描繪的夜合花的形象鮮艷、明麗,特別是作者用風雨中的夜合花形象來加深人們印象,反映了詩人對夜合的喜愛之情。“疑”“似”二字用得準確、生動。最后以“更憐當暑見,留詠日偏長。”作結,說夜合花更可愛之處是正當暑日開花,留待詩人吟詠時日偏長。
元稹很喜歡夜合花,我們從他這首歌詠夜合花的詩中完全可以體察到這一點。在詩中,他描寫夜合花的枝、葉、花,以及夜合花所處的環境,給人留下極為深刻印象。元稹作詩,最擅以詞彩藻飾。他描繪夜合花的形狀的詞語正顯示了他詩歌創作的這一特色。他是中唐著名詩人,文學史上與白居易合稱元、白。當時被人稱為元才子,他的傳世之作《鶯鶯傳》就是以自己的一段經歷為本敷衍而成。其中記敘張生與鶯鶯幽會之事,婉曲動人。元稹詩中有一首壓墻花云:“野性大都迷里巷,愛將高樹證人家。春來偏認平陽宅,為見墻頭拂面花。”我們不能斷定這高樹即合歡樹,但很可以“墻頭拂面花”作為參考,來理解“枝低繡拂墻。”他又有《春詞》云:“春來頻到宋家東,垂袖開懷待好風。 鶯藏抑暗無人語,惟有墻花滿樹紅。”看來元稹對墻邊花、墻頭花是留意的。這里當然有語含雙關處。他有一首《看花》說得很坦率“努力少年求好官,好花須是少年看。君看老大逢花樹,未折一枝心已闌。”頗有及時享樂意味 他在《鶯鶯詩》中說“殷紅淺碧舊衣裳,取次梳頭閣淡妝。夜合帶煙籠曉日,牡丹經雨泣殘陽。 低迷隱笑原非笑,散漫清香不是香。 頻動橫波不語,等閑教見小兒郎。”這詩又題離思。詩中說夜合花。可見元稹將此花名與鶯鶯連在一起,并非無意之筆。這對我們理解這首歌詠夜合花詩頗有益處。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李頎《題合歡》詠合歡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