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寒食日題杜鵑花》詠杜鵑花詩鑒賞
曹松
一朵又一朵,併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這首題杜鵑花的小詩,寫得生機盎然,情趣頗高。
詩的前兩句“一朵又一朵,併開寒食時”為第一層,寫的是杜鵑花當(dāng)春爭發(fā)的景象。首句以詩人視角的移動,描述了一朵朵杜鵑花次第開放的情景。第二句交待了杜鵑花開花的時節(jié),并以“併開”二字生動地展現(xiàn)了杜鵑花競相開放、生機勃勃的景象。“寒食”即寒食節(jié),我國古代春季的節(jié)令,在清明前一日或后二日。相傳晉文公為迫使大夫介之推入朝作官,曾放火燒介之推所隱居的山林,介之推堅決不從,抱樹而死。為表示悼念之情,晉文公下令介之推死日禁止生火煮食,只許吃冷食,故曰寒食,此后寒食禁火的習(xí)俗世代相襲。“併開寒食時”一句除交待了杜鵑花開的時節(jié)外,也為后面三四句由寒食禁火而展開美妙聯(lián)想埋下了伏筆。三四句“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為第二層,詩人將寒食禁火的習(xí)俗與杜鵑花開聯(lián)在一起,展開了一個美妙的聯(lián)想:寒食之日,天下禁火,如若問現(xiàn)在還有哪一家沒有禁火的話,那就只有開滿了象火一樣燃燒著的妍麗紅花的杜鵑枝頭了。這里“火”字的運用十分傳神,它既表現(xiàn)了杜鵑花的照人色彩,又使杜鵑花形象具有一種動感。以火擬花或以火喻花的例子在曹松詩中并不少見,除本詩之外,他在《鐘陵寒食郊外閑游》中詠道:“無奈春風(fēng)輸舊火,遍教人喚作山櫻;”在《鐘陵寒食日與同年裴顏李、先輩鄭校書郊外閑游》中詠道:“何處寄煙歸草色,誰家送火在花枝。”這些比喻都寫得生動而有情致。
唐人詩中,內(nèi)容涉及到清明、寒食的,常少不了幽傷的情調(diào)。如杜甫的“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小寒食舟中作》)杜牧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前者哀婉抑郁,后者惆悵欲絕。而曹松卻不是這樣,他的這首《寒食日題杜鵑花》和上面列舉的有寒食內(nèi)容的詩都寫得歡快愜意,這也可算作曹松寒食詩的獨自特色吧。
上一篇:吳融《送杜鵑花》詠杜鵑花詩賞析
下一篇:成彥雄《杜鵑花》詠杜鵑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