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花·鳳仙花》詠鳳仙花詩鑒賞
瞿佑
高臺不見鳳凰飛,招得仙魂慰所思。
秋露庭除蛩泣處,晚風籬落燕歸時。
金盆夜搗聲相應,銀甲春生色更宜。
好倩良工揮彩筆,寫成竹葉夾桃枝。
鳳仙花名雖高雅,但在花卉中卻得不到應有地位。《花鏡》說它“五月開花,子落地復生,又能作花。即冬月嚴寒,種之火坑亦生,乃賤品也。”鳳仙花因其花形宛如飛鳳,頭翅尾足俱全,故名金鳳。“瞿佑這首歌詠鳳仙花第一句就是由此而發“高臺不見鳳凰飛,招得仙魂慰所思”說這鳳仙花不曾在高臺招來鳳凰,見不到鳳凰,而不見鳳凰飛的思念情緒如何得慰籍,幸好得仙之魂。雖不見外在之鳳凰,卻得仙家之真魂也足以自慰了。李白詩《登金陵鳳凰臺》中有“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句,此處是化用其意,以為雖不見鳳凰,卻得見其仙魂所化的鳳仙花,也能安慰對鳳凰的思念之情了。借鳳仙二字,巧釋其為鳳凰仙魂所化。接著“秋露庭除蛩泣處,晚風籬落燕歸時”一聯寫鳳仙花所栽大都是墻角籬間。秋露、蛩泣、晚風、籬落、燕歸這些字眼所形成的意象是凄清的。鳳仙花夏委開花,花色有白、粉紅、紫紅及紅白相間等等不一。其實是很鮮艷奪目的,正如宋代徐致中《鳳仙花》所形容的“鮮鮮金鳳花,得時亦自媚。”宋人楊萬里《金鳳花》所說:“雪色白邊袍色紫,更繞深淺四般紅”。但由于鳳仙花十分易得,所以反而不被人所重視。在瞿佑筆下的鳳仙花所處的蟀蟀哭泣處,燕子歸來時,自然是冷漠的所在了。但鳳仙花雖不登大雅之堂,非百花譜中上乘,難得君子雅士一顧,但卻甚得民間百姓喜歡。特別是得到婦女的垂青。她們用此花與明礬相搗以染指相夸飾,故鳳仙花又稱染指花。瞿詩“金盆夜搗聲相應,銀甲春生色相宜。”所描寫便是記述此事,以所采鳳仙花置金盆實際是銅盆之中,將其搗碎以染指之用,搗聲此起彼伏、聲聲相應,白指甲染成紅色、其顏色更為合適。這樣美好的花,裝飾美化人的花,難道不應該為它立傳,為它唱贊歌嗎?詩人最后呼吁“好倩良工揮彩筆,寫成竹葉夾桃枝”。最好是請一個技藝精良的畫工,將鳳仙花的美好形象如實描繪出來,特別要注意,它的葉長而尖,似桃葉,畫成夾竹桃的真實樣子。倩(qian,欠)請的意思,表明作者鄭重其事的意思。瞿佑(1341—1427)明代詩人。少有詩名,著作頗豐。他是錢塘(今屬浙江)人,有《存齋詩集》等。他寫多首詠花詩,這首歌詠鳳仙花的詩較之其他詩人的詞題之作,其特點就是由巧釋鳳仙花名入手而最后歸結到應當為鳳仙花圖形立傳。其中描繪鳳仙花所處環境“秋露庭除蛩泣處,晚風籬落歸燕”一句凄清氣氛渲染形象逼真,同時又為下聯的染指花記事作了襯托和鋪墊,可以說是描繪鳳仙花難得之筆。同是記述鳳仙花染指事,明徐階詩說:“金鳳花開色最鮮,佳人染得指頭丹。”較瞿佑的“銀甲春生色更宜”就顯質直些了。當然,徐階之作自有其特點,這里只是僅就其一點而言。要說純以記染指甲一事,元人楊維楨《染甲》一詩可為最詳:“夜搗守宮金鳳蕊,十尖盡換紅鴉嘴。閑來一曲鼓瑤琴,數點桃花泛流水。”說佳人染紅指甲用金鳳花蕊,后隨彈奏的琴曲,這指甲紅脫落又如“數點桃花泛流水。”語意雙關,倒又比瞿佑詩中所詠染指詩句多些神韻了。
上一篇:范槨《金鳳》詠鳳仙花詩賞析
下一篇:王君美《詠鳳仙花》詠鳳仙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