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享樂思想,學會自我約束
富蘭克林在《窮理查智慧書》中寫道:“布匹應遠離火種,青年應遠離玩樂。”“誰是英雄?戰勝自己享樂欲望的人是英雄。”
“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人成就大事業的基本前提。為了事業的成功,首先要努力戰勝自己的享樂欲望。有些失敗者往往是為享樂所害,他們寧愿安樂一時,也不愿“睜開眼”去做事。
這不是很奇怪嗎?一個人為什么要為了享樂而拋棄一切呢?為什么寧愿享受一時的安樂,而不顧未來長久的做事呢?享樂的人讓一個個千載難逢的良機與其失之交臂。他們貪圖被窩中一時的安樂,不愿起早;嫌外面天氣冷了一些,或是刮風下雨,不肯出門。于是一些難逢的機會就從這些地方悄悄地溜走了,不再回來。而他們自己也不會被燦爛的前途所吸引。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怎樣安寧,怎樣省點氣力。只顧享樂的念頭,成為他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敵人。當然,享樂之人其實也是“聰明”的,他們愛揀那些省力又舒服的事情去做,還認為誰都不喜歡吃苦受累,誰都不喜歡往困難的方向走去。
世上很多庸庸碌碌、地位卑微、薪水微薄的人,大半是畏難怕苦、不肯前進的人。他們寧愿留在最底的一級,自得其樂,也不肯花些氣力,攀高幾級往上走。雖然適當地享受生活是每個人都應享有的權利,但這并不是為所欲為地享樂和任意妄為,而是理智地生活。會生活的人,一定懂得怎樣給自己安排一片不受干擾的屬于自己的小天地。在這里,你可以想你所要想的,達到心靈的放松,而不是對自己不良習慣的縱容或者物質上的揮霍。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人對享樂“上癮”,“上癮”這個詞的含義,是指人不能自制,處于一種“身不由己的狀態”。比如許多成年人吸煙,其中大多數據說已經“上癮”。許多人放棄戒煙,就是因為不想抵抗吸煙的誘惑,不想放棄這種嗜好,所以錯誤地認為他們戒煙的努力等于白費。心理學家承認,戒煙或去除其他陋習時,會帶來諸多不舒服的“癥狀”,使抗拒引誘變得更加困難;但這并不是辦不到的,球王貝利戒煙的經歷或許會對我們有所啟迪。
世界球王、被人們稱為“黑珍珠”的巴西足球運動員貝利,自幼酷愛足球運動,并很早就顯示出他超人的天賦。有一次,小貝利參加了一場激烈的足球賽,累得喘不過氣來。
休息時,貝利向小伙伴要了一支煙。他得意地吸起煙,嘴里吐出一縷縷淡淡的煙霧。小貝利有點兒陶醉了,剛才極度的疲勞似乎也煙消云散了。不料,這一切全被他的父親看到了。
晚上,父親坐在椅子上問貝利:“你今天抽煙了?”“抽了。”小貝利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紅著臉,低下頭,準備接受父親的訓斥。
但是,父親并沒有發火。他從椅子上站起來,在屋里來來回回走了好半天,才平靜地對貝利說:“孩子,你踢球有幾分天資,也許將來會有出息。可惜,你現在要抽煙了。抽煙,會損害身體,使你在比賽時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
小貝利的頭低得更低了。父親語重心長地接著說:“作為父親,我有責任教育你向好的方向努力,也有責任制止你的不良行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還是向壞的方向滑去,做決定的是你自己。我只想問問你:你是愿意抽煙呢?還是愿意做個有出息的運動員呢?孩子,你該懂事了,自己選擇吧!”說著,父親從口袋里掏出一把鈔票,遞給貝利,“如果你不愿意做個有出息的運動員,執意要抽煙的話,就用這點兒錢去買煙吧!”父親說完便走了出去。
小貝利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仔細回味著父親那深沉而又懇切的話語,不由地哭了。他哭得好難過,過了好一陣,才止住哭聲。小貝利猛然醒悟了,他拿起桌上的鈔票還給了父親,堅定地說:“爸爸,我再也不抽煙了,我一定要當個有出息的運動員。”
從此以后,貝利不但與煙無緣,還刻苦訓練,球技飛速提高。他15歲加入桑托斯職業足球隊,16歲進入巴西國家隊,并為巴西隊永久占有“雷米特杯”立下奇功。如今,貝利已功成名就,但他仍然不抽煙。
在生活中,為了使自己保持一種正確的生活態度,人需要讓自己理智地生活,遠離不良嗜好,給自己的靈魂找一個精神寄托。當然,享樂也是需要的,但不是消極的享樂,積極的享樂是一種養精蓄銳,是完全屬于人靈魂深處的東西。
人不管做大事還是小事,最需要的都是精力。那些充斥著享樂思想的人,無論是狂飲濫賭,還是縱欲過度,或者貪圖安逸、無所事事,他們的健康、智慧、判斷力、自信心乃至創造力都將遭受很大的損害,他們不會有進步的希望。而沒有奮斗的堅強意志和充沛的精力,人就不會有激情、創造力等有助于成功的法寶。
一般到了汛期,河水往往很充足,這時人們會在河里建水閘,把水蓄起來,因為一到旱季河水常會干涸。如果我們在汛期前預先建水閘,把水蓄起來,到了旱季就不怕鬧旱荒了。做人也是如此。青年時期全身都是精力,正如春天的河水那樣充足,我們應該趕快筑起意志的水閘來,不使寶貴的精力憑空漏去一點一滴;到了中年,要一張一馳,不浪費精力;而到了老年,要適當運用精力,讓精力發揮更大的作用。
德國詩人歌德說:“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要主宰自己,必須對自己有所約束,有所克制。為了實現目標,為了獲得理想的生活,也許我們必須干一些自己不想干的事,放棄一些自己深深迷戀的事,這樣我們就感到了一定的“約束”。但是,為了生活,為了目標,為了成功,我們不能試圖擺脫一切“約束”,而是應該在“約束”的引導下,一步步沿著既定的目標,穩妥地前進。
我們每個人都在通過努力做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的事,向著未來的目標奮進。但是,生活在現實的世界中,我們絕不應該選擇僅使今天感到愉快的態度,而絲毫不顧及明天可能發生的后果。不論你現在如何享受目前的生活,深謀遠慮總會有益于你的未來。那些一事無成的人,就是因為愛使用“我沒有另外的選擇,我不得不這樣”這類借口,以至于造成他們如此局面。實際上,他們不愿付出短期“不自在”,于是換來了長期的、更大的沒有報償的后果。
取得成功的結果,取決于我們堅持用一貫緊張的、不間斷的努力。也就是說,自我約束、專心致志,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人要具備自我約束的能力,不斷地分析自己的行動可能帶來的長期后果。
為了達到目標,計劃中應該包括一把“成功量尺”,事業成功的人都強調,“丈量”是必要的。你只要想一想就懂了:沒有丈量的方法,如何評判成功與否呢?
這種“丈量”其實就是對自己進行的自我評價。毫無疑問,個人事業的發展是階段性的,在每一個不同的階段,個人努力的方式、方法都會有所不同,取得的成績、獲得的進步也有大小、快慢之別。在這種情況下,人必須對自己的發展情況進行評價。比如說:我這一階段事業發展的大致方向正確嗎?這種方式是否適合我的事業?還有更好的嗎?這一階段的事業進展情況怎樣,與前一階段的發展情況比是減緩了、一致了、還是加快了?其原因何在?
通過對這一系列問題的反省和研討,我們能夠對個人事業的發展情況有一個全面、整體的了解。對這些成績或問題的剖析,可以使我們獲得有益的經驗和改進的方法,從而使自己在發展個人事業的征程上走得更加堅定、正確。
“自我丈量”的巨大作用還在于對發展事業的自我督促上。比如說,你在這一個發展階段上獲得了成功的經驗,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你就會在自我檢討中得出結論,受到啟發,督促并警惕自己戒驕戒躁,發揮優勢、長處,以取得更大的成績。而如果你在這一階段的發展情況不是很理想,那你就會吸取經驗教訓,總結失敗的原因,思考解決的辦法,督促并鞭策自己走好下一步。
一個名叫杰克的老板與4名助手經營著一家店鋪,他憑著對每周收入情況的研究來評估店鋪的整個經營成績。有一時期,他決定改善與顧客的關系,但一時不知道怎么達到這個目標。
他說:“當時覺得非常為難,如何才能測量工作人員的禮節態度是否進步了呢?”經過一番思考,杰克決定每個月抽樣訪問20名顧客,請他們對店內的服務質量做出等級評分。他發現:“評分圖表顯示每個月的調查情況很有用,因為店內全體員工都非常看重這件事,不久,店鋪月收入便提高了21%。”
如果杰克沒有自問:“我如何測量成果,以便客觀評價經營成效?”他就不可能有這樣的結果。事業上的目標也要能夠進行“丈量”。人們需要自己建立成功的標準并尋找途徑監督自己的進步,否則就無法調整全局。
把目標限定在一段時間范圍內去完成是非常有用的,有了起始日期和截止日期,人就有了壓力,這往往足以使人約束自己,集中精力和心神,認認真真地去完成一件事。
大自然公平地創造了人類,從不對誰歧視。為了成為人生這場戰斗中的獲勝者,你必須努力鍛煉你的意志、你的能力,積極去拓展你的才干,努力去拼搏,去奮斗;避免虛度年華,避免成為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人必須有自我約束能力,保持頭腦不受種種雜念的干擾,養成把對人生發展過程沒有好處的東西全部阻擋在外的習慣。
上一篇:放下對外物的執著,擺脫失落感
下一篇:敢于迎接挑戰,才有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