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才能寧靜悠然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的這句話說得很好,淡泊是遠離浮躁、接近寧靜的有效方法。把名利看淡一點,我們畢竟都是血肉之軀,名利這個沉重的十字架,會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過分看重名利,會讓人身心疲憊,嚴重時甚至會思想扭曲,人性泯滅。
那些具有生活智慧的人從不看重名利,他們認為名利只是人生的玩具。當然,過淡泊名利的生活,并不代表要茍且偷生,淡泊名利者追求的是心胸的寬廣、智慧的廣博、精神的富有和品德的高尚。他們寧可過著粗茶淡飯的田園生活,以吟詩作對、琴棋書畫為樂,也不愿落入俗套與爭權奪勢者為伍。金錢和權力,永遠不會成為淡泊名利者的追求。
居里夫人一生獲獎無數,但她從不為名利所累。有一天,家里來了幾位朋友,發現她女兒正在玩一枚金質獎章。得到這枚獎章是十分了得之事,要知道,那可是英國皇家學會頒發的,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榮譽。于是,這位朋友就想當即制止,卻被居里夫人攔住了。她笑著說:“讓她玩吧。我只是想讓女兒從小就有這種意識,名利這東西跟玩具沒什么兩樣,過分看重名利終將一事無成?!?/p>
擁有如此成就的人對名利尚且看淡,我們這些并無什么突出成就或者只有那么一點點成就的人,是否更應該將名利視為身外之物呢?學著淡泊一點吧,不要再為驚濤駭浪而心生恐懼,也不要因雷雨交加而膽戰心驚。只有淡泊名利的人,才能成就瀟灑人生,縱然前途布滿荊棘,也無法擋住他們的去路。
《菜根譚》中有云:“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彼^寵辱,本來就像開花落葉般司空見慣,因此,它不應該驚擾到我們。職位的高低,財富的多寡,人情的去留,也好比云卷云舒般變幻莫測,大可不必為此心亂如麻。
也許很多人都已留意到這樣一個事實,社會在不斷進步,而人們卻越活越累。其實,這都是因為人們沉迷于金錢和權力的誘惑所導致的。成敗得失,讓人們悲喜無常,得意和失意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若想脫離世俗、心態平和地過生活,就必須做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得之不喜,失之不憂”。道理雖然大家都明白,但是真正能讓自己達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境界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而這些為數不多能夠做到的人也著實令人敬佩。畢竟,世上的人以凡夫俗子居多,在花花世界里走上一遭,不為紅塵、利益、權勢所動談何容易?不過,即使不容易做到,也還是盡量去靠近,細想來,窮極一生地追逐名利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呢?這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只能讓人起落無常、喜憂參半。所以,試著去掙脫名利的禁錮吧,爭取該爭取的,放棄該放棄的,別讓自己的人生走得太累。
下面兩點雖然道理簡單,但是真正體會了,你就會發現,生活從此會寧靜平和。
首先,要將個人的生存價值與他人區別開來。有些人生來就是山,有些人生來就是水。山有高低之分,水有長短之別,心無旁騖,才能避免患得患失。
其次,不要過分在意成敗得失。正如徐志摩所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睋Q句話說,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只有不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才能活出自我。
假如不是淡泊名利、寵辱不驚,陶淵明也不會有平和的心態抒寫田園風光。一代女皇武則天,更是把這種精神推向極致,按照她的遺愿,死后立了一塊無字碑,功過是非坦然地留給后人評說,這也是一種遠離浮躁的姿態。
趙樸初留有這樣的遺作:“生亦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牽掛?!边@是何等超脫的精神境界!這些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上一篇:浮躁與疲憊是選擇,寧靜與悠然也是選擇
下一篇:焦慮讓人累,淡定才會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