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儉樸為帝
宋太祖趙匡胤(927—976),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廟號太祖,涿州(今河北)人。出身軍人家庭,高祖趙朓,祖父趙敬,趙弘殷次子。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
公元960年,趙匡胤取代了后周,建立了宋朝。趙匡胤出身寒微,早年歷盡生活的坎坷,因此十分了解社會最底層人們的疾苦,他決心以自己的努力來改善這個社會。雖然黃袍加身,成了大宋的開國皇帝,但他并沒有因此而奢侈起來,照樣簡樸律己。趙匡胤稱帝后,一次在征討北漢途中,正逢七夕節,趙匡胤送給在汴京的母親和妻子的節禮是:太后三貫錢,皇后一貫半。
趙匡胤的日常生活也很樸素,衣服、飲食都很簡單,如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時的赭服是用普通綢布制作的皇袍,其他大多只是絹布,有的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質是一樣的,而且常洗了再穿,很少換新,冠戴也沒有珠寶玉飾。如果不是宴會,他吃飯器皿只用瓷器、漆器而已。床上的蚊帳壞了,也不肯換新的。
趙匡胤的內宮,是歷朝歷代最簡樸的,宦官大約只有五十余名,宮女也只有二百多名。但趙匡胤還是認為太多了,遣散了自愿出宮的五十余人。
趙匡胤的女兒永慶公主出嫁后,經常出入宮中來看望父母。有一次,公主又來入宮晉見,穿著一件新外衣,上面用金線縫綴蓋一片片的孔雀羽毛,十分華麗。像這樣的服飾在當時對于一位皇家公主來說,并不算過分。誰知趙匡胤一見她就說:“自今以后,你不要穿這種衣服了。”公主辯解說:“這能用多少翠羽呢?”趙匡胤說:“正因為你是公主,所以就更不能享用。你穿這種衣服,浪費是一方面,宮闈與戚畹貴族一定爭相仿效。戰國時齊桓公喜歡穿紫色衣服,結果全國上下都跟著學,紫布都貴了好幾倍。這樣一來,如果別人再效仿你,京城中的翠羽便要漲價,全國要浪費多少錢?你怎么可以帶頭鋪張浪費呢?”聽了父親的批評,公主無話可說,只好默默地把外衣脫了下來。
有一次,永慶公主來到宮中,看到皇帝的轎子一點都不華貴,就對趙匡胤試探性地問:“父皇,您做皇帝已經好幾年了,進進出出總離不開那頂舊轎子,它也應該用黃金裝飾一下了吧!”趙匡胤卻平心靜氣地對女兒說:“我是一國之主,宮殿全部用金銀做裝飾也隨時可以辦到。可是黃金是國家的,我要為天下守財,絕不可亂用。古稱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倘若我自己帶頭奢侈浪費,天下的老百姓就會怨恨我,反對我,國家的事情就難辦了,我不能帶這個頭。”公主于是誠心誠意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并表示今后要向父親學習,勤儉節約,不再奢侈。
妙語點睛
趙匡胤當了皇帝后,大力改變社會風氣,以解除民間疾苦。他的作為也的確產生了示范作用,這種為天下守財的精神,使當時的宋王朝累積了不少財富。北宋建國不久,便已有32個國庫堆滿了金銀錦綺。
警世良言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
——司馬光·《訓儉示康》
上一篇:談遷畢生著《國榷》
下一篇:長孫皇后節儉顯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