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遵憲縫補衣服但穿無妨
黃遵憲(1848—1905),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廣東省梅州人。光緒二年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著有《人鏡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等作品,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清代著名政治家兼詩人黃遵憲先生曾任清朝政府駐日本和駐英國使館參贊,還擔任過中國駐舊金山、駐新加坡總領事。他的生活非常儉樸,從來不喜歡鋪張浪費。
黃遵憲曾經在湖南擔任按察使。有一天,他和同事外出辦理公務,不巧天卻下起了大雨。他想坐車回家,摸了摸身上的口袋后,卻發現忘記帶錢了。同事看到了,對他說:“黃先生,我這里有錢,你拿去用吧。”
黃遵憲卻很客氣地說:“謝謝,我不想借別人的錢,我自己走回去吧。”
那同事說:“不用借,這錢我給你了。”
黃遵憲聽后仍然搖了搖頭,說:“謝謝你,無功不受祿,我是從來不接受饋贈的。”說罷,冒著大雨,大步離開了。
同事看著黃遵憲的背影說:“他可真是個有品格的人。”
黃遵憲在返家的途中,路過一個十字路口時,和一輛突然跑過來的人力車相撞了,只聽“哧啦”一聲,他的衣服被那人力車刮了一個大口子。回到家中后,黃遵憲的夫人見他如此狼狽,又好笑又好氣地說:
“你為什么不坐人力車回來?”
黃遵憲抹了一下臉上的雨水說:“我忘記帶錢了。”夫人嘆了口氣,說:“你這記性,你的錢就裝在衣服的口袋里呢!”黃遵憲伸手仔細一摸衣服的口袋,果然有錢。夫人發現黃遵憲的衣服刮破了,就拿了過來,找來針線補了起來。
幾天以后,黃遵憲又要外出辦事,卻不見了妻子縫補過的衣服,就問:
“我的衣服呢?”
夫人說:“那件衣服又舊又破了,我把它賣給收舊衣服的人了。”
黃遵憲很可惜地說:“那衣服挺好的,怎么可以賣掉呢?”
夫人瞪了他一眼,說:“好衣服?你知道你穿它穿了多少年了嗎?你已經穿了十年了。”
黃遵憲說:“不管多少年,它并不破嘛!”
夫人說:“怎么不破?剛剛還讓人力車刮了個大口子,你忘了?”
黃遵憲說:“縫一縫補一補再穿也無妨的!”
第二天,夫人看到黃遵憲站在門口,東張西望,好像在找什么人。
又過了幾天,夫人突然發現,黃遵憲身上又穿了那一件已經賣了的衣服。后來一問才知道,黃遵憲站在門口是在尋找那個收舊衣服的人。他果然找到了,并用錢將這件衣服贖了回來。
妙語點睛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黃遵憲先生一直都保持著良好的節儉作風。因為他懂得一個道理,儉樸的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養優秀的品質。黃遵憲的詩中表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對封建專制主義、封建學術文化和舊禮教的批判精神。而且還利用詩歌直接為改良主義運動服務,宣傳改良主義思想,宣傳外國的科學文明。梁啟超在《飲冰室詩話》中評曰:“要之公度(黃遵憲字公度)之詩,獨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紀詩界中,群推為大家,公論不容誣也。”
警世良言
奢儉之節,必視世之豐約。
——先秦·《三國志·魏書·己凱傳》
上一篇:魏征提倡以儉治國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