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清心寡欲為相
晏子(前578—前500),名嬰,字平仲,春秋時齊國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晏嬰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的卿相,輔政長達(dá)50余年。晏嬰節(jié)儉樸素,關(guān)心人民的疾苦,是春秋時期有名的清儉典型,人們都尊敬地叫他“晏子”。
春秋時期齊國的晏(yan)子是一位正直勇敢、不畏強(qiáng)暴、廉潔奉公的賢相。有一天,齊景公的一位大臣去晏子家,正趕上晏子在吃飯。晏子聽說這位大臣還沒吃飯,就把自己的飯分一半給他吃。可是飯是按一個人做的,結(jié)果,這位大臣沒吃飽,晏子也沒吃飽。后來這位大臣把這件事告訴了齊景公。齊景公吃了一驚,說:“相國家里這樣窮,我一直不知道,這是我的過錯。”隨后,他派人給晏子送去許多錢和糧食,還給晏子帶話說:“這些錢和糧食,是專門給您招待賓客用的。”晏子說什么也不收,齊王送了三次都被晏子謝絕了。
過了些日子,齊景公想看看晏子過的日子究竟怎樣,就親自到他家。一進(jìn)門,恰好趕上晏子正在吃飯。他上前仔細(xì)瞧了瞧,看見晏子吃的是糙米飯,只有兩小盤菜,一盤是野鳥肉,一盤是炒青菜。
齊景公長嘆了一口氣,對晏子說:“您吃的飯這樣差,我真不知道,這是我的過錯。從前我要給您土地和錢糧,您總推脫不要,這回說什么我也要給您了。”
晏子說:“謝謝您的關(guān)心,我的生活一點也不困難,您賞賜我的財物,不但我用,家人也都沾了光,您給我的還少嗎?我聽說,從君主那里得到很多財物,要是送給別人,那是瞞著君主,討好別人,忠正的大臣是不干這種事的;要是自己得到很多財物,而不送給別人,儲藏起來供自己揮霍享受,有道德的人是不會這樣干的,我要那么多財物干什么呢?”齊景公說:“您說得好像也對,可是您恐怕也知道,我們先君齊桓公很有作為,遠(yuǎn)近的諸侯誰不佩服他啊!他的相國管仲,是個很了不起的人才,輔助齊桓公建立了霸業(yè),誰不贊揚他啊!齊桓公把很大一塊地賞賜給管仲,他并沒有拒絕,他是那樣了不起的人物,都這樣做,您為什么偏偏拒絕不要呢?”晏子站起來十分恭敬地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圣賢也不見得事事正確。我想,您說的這件事,恐怕就是管仲想得不周全,而臣下偶然想對的地方吧?所以,我堅持要這樣做。”
說完,晏子離開位子,對齊景公再次恭拜表示感謝,可對于額外的賞賜卻無論如何也不肯收。
晏子的住宅臨近鬧市,下雨天道路泥濘,晴天的時候又塵土飛揚,房子又矮又潮。齊景公想讓他換住到一個干燥的地方去,對他說:“您選一個地勢高爽,清靜人少的地方,我給您蓋一所寬敞明亮的大房子吧!”晏子婉言謝絕說:“我的先人一直住在這所房子里,并沒有感到不滿足。”
后來當(dāng)晏子出使晉國時,齊景公讓人毀其住宅以及鄰人的房舍,為他擴(kuò)建成新居。他出使歸來,一面拜謝景公,一面又恢復(fù)所拆鄰人的住宅,又和他們一起各還其居。
還有一次,齊景公見晏子上朝的時候坐一輛很舊的車,拉車的馬也又老又瘦。齊景公讓人停車,叫過晏子說:“相國,你怎么乘這么破舊的車啊?你的錢不夠用吧?你回家等著吧,我馬上派人給你送一輛新車。”晏子回到家,看到院子里停著一輛嶄新的車子。拉車的四匹馬,全是棗紅色的高頭大馬。他知道是景公送來的,就吩咐仆人小心看護(hù)好。第二天天剛亮,就馬上派人把車送了回去。隨后,親自去向齊景公道謝。齊景公見晏子又把車送了回來,很不高興,便對晏子說:“您不接受我送的新車,以后我就不坐車了。”
晏子說:“我怎么能和您比呢?您派我管理全國的官吏,我應(yīng)該廉潔奉公,這樣才能給百官做好榜樣。要是您坐華麗的車,我也坐華麗的車;您駕車的馬雄壯高大,我駕車的馬也雄壯高大,百官就會跟著學(xué),這么一來我怎樣去管教他們呢?禁止他們奢侈鋪張呢?”最終晏子也沒有接受齊景公給他的車和馬,出門仍然是坐著那輛破舊的馬車。
晏嬰身體力行努力推行節(jié)儉,受到齊國人民的敬重。
妙語點睛
晏子一直勤懇廉潔從政,清白公正做人,主張“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他善良無私的胸襟和坦蕩寬闊的心地,值得所有后來人的學(xué)習(xí)。
警世良言
禁奢崇儉,美政也。
——魏源
上一篇:斛律光持身節(jié)儉
下一篇:曹操節(jié)儉治家